叶沐今天四岁半了,吃饭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就像噩梦一样。
每天晚上到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显得很不耐烦,一方面静不下来,一方面表现出很疲惫,饭在嘴里也不愿意咀嚼,手上还要拿着玩具把弄,注意力很不专注,而且特别不喜欢自己吃饭,需要别人喂他,尽管他早就已经掌握了吃饭的技能,无论是用勺子还是筷子都不是问题。
过去,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小孩子发嗲,但是我想,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这个现象,试图发现这背后的原因。
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专注力不足。但这个猜想很快被我否定掉,因为叶沐是一个专注力极强的孩子,观察一样东西通常都可以超过45分钟,因此,对于吃饭这件短时间的事情,不存在专注力不足的问题。
然后我想,是不是他特别喜欢玩玩具没有节制?事实证明,他从小是边界感很强的孩子,哪怕是一个玩具对他来说特别有吸引力,但如果约定了再玩五分钟,到五分钟后,他仍然会放下玩具,因此绝不是不能从上一个边界中脱离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吃饭之前并没有玩一样东西爱不释手的情况。
接下来我就开始研究,是不是他不会独立吃饭?根据幼儿园回来的反馈,在幼儿园他是独立吃饭的,包括跟我一起出门的时候,也是独立吃饭的,并不需要人追着喂。
那是不是太累了呢?事实上他在吃晚饭之前,很多时候都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午觉,体力恢复很充分,并且之后仍然有足够的体力可以参与到下一个活动中,所以绝不存在体力疲乏的问题。
牙齿不好咀嚼不烂?这个完全不成立,他的牙齿应该比我小时候好了太多,属于正常的乳牙发育,咀嚼功能健全,比吃饭更需要咀嚼的行为也没有问题。
那么只会有一个答案,就是这个场景下他是抵触的。这个场景是什么场景呢?就是在家里吃晚饭的场景(因为在外面旅游时吃晚饭并非如此)。
在家里吃晚饭的场景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个不同,是家里的氛围。其实我有时候想想,过分被忽视和过分被关注,得到的效果基本是一样的。我在吃饭的时候,通常不太希望大家过分关注我,比方说告诉我要吃这个,要吃那个,同时要求我快点吃,坐好,别东张西望,这样的被关注,会让我感到非常不自在,进而对这个场景产生强烈的厌恶感。
第二个不同,是无趣。我回顾了一下晚上吃饭的场景,爷爷奶奶早早吃完坐到了沙发上,爸爸妈妈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或者交流一些话题,而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是孤立的,除了吃饭之外,并无能接入到整个过程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无聊,一方面也并未被尊重,这样的场景就像我们新加入一个公司,办公室的同事不是埋头做完工作下班,就是上班时三五成群聊着他们熟悉的话题,只有自己像融入不了这个群体,这样的感觉是非常差的。
第三个不同,是可能真的需求不旺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处于温饱状态,大家对于吃饭很重视,一方面是受市场经济不发达限制,可食用的食材种类不多,营养不足,一方面是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我们尽量不鼓励孩子们在正餐之外吃很多零食,希望所有的进食以正餐为主,所以,大家对于每一顿正餐都很重视,生怕没吃完饿了。但是,今天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温饱并不成为叶沐这样的城市孩子需要面临的问题,经济上也并不拮据,相反,现在反而更为重视希望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关注营养本身。现在的孩子,很大程度上面临营养过剩的问题,该如何面对呢?
很多人会说,饮食不规律,会影响健康。我想说的是,这些是不是被科学证明了,或者说什么是饮食不规律?如果我们从每天三顿改为两顿,然后晚上以水果为主,是不是不规律,还是新的规律?人体适应新的规律需要多久,是一周,一个月还是五十年?
其实这些思考的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反省,必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可能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实仅仅是自己的,而且也并不解决问题。
从明天开始,我会进一步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希望以更为快乐的方式,让吃饭变得有趣起来,而不是一项任务。这是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