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看印度片,再也不能带着轻视的感觉了,因为宝莱坞已经不是那个印象中山寨好莱坞的那个次品代表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吧,印度电影带来的改变,已经达到肉眼可见的速度了。他们对现实题材的把握,在我看来已经和韩国有的一拼了,只叹可悲的中国电影,依然在蹒跚学步,除了偶尔出现一两部爆款,便再无新意,没有崛起的任何前兆。
这是一部对教育不公与教育歧视进行审视的一部电影,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多么伟大的一种价值引导。当然,电影中的正能量引导因为嗝嗝老师的优秀演绎,已经快要溢出屏幕之外,虽剧情谈不上多大的创新,但是和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依旧可圈可点。这部片子鲜明的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多么差的学生,多么顽固的学校,都是可以被感化的,我们需要的是一颗信念,一个善意,然后改变一些东西。
话止于此,只可惜电影毕竟只是电影,它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过的美丽的工业品,永远跟现实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这群差学生之所以能被教化,第一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群充满善意,渴望平等的人,只是在经受过不平等和歧视的过程后,才变的如此叛逆和格格不入,所以在根上他们是有变好的欲望,只是得不到信任罢了。第二,好老师和坏老师真的起着决定最终命运的作用吗,对,在电影中是这样,因为,差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支持和期望被一笔带过了,所以老师的作用被无尽的放大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家长的支持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那个。
事实上,现实中的种种告诉我们,没有差学生,只要差老师,是一句多么流氓的话。古人孟子告诉我们“人性本善”,所以我们深信不疑,相信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我们却忘了,同样的古人荀子后来又告诉我们“人性本恶”,我们只是由潜在的社会价值观选择,选择相信人性本善罢了。只是人性到底是恶还是善,我们没有科学依据来证明,也不能一言以蔽之,我相信是有恶也有善,各不相同罢了。
老师有差和好之分,学生也一定有。你不能不承认,有些差学生潜在的上进心和善意,是能够被变化的,但是有些不尽然,就像那句话说的,坏人不会因为他变老就好,所以有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一说。差学生也是,有些是你注定很难去教化的,可能因为人性本恶,可能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吧。不要忘记网上屡屡爆出的,学生强奸老师,强奸女学生,杀害老师,欺凌弱小的事情频频发生,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