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析

第四章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析

弹性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 的敏感程度。

因变量的相对变化怎么表示:利用百分比。

自变量的相对变化怎么表示:利用百分比。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一种商品 需求量 变动对其 价格 变动的敏感程度。

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 系数 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的 大小

根据需求定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同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变化方向 相反,所以对于大部分商品而言,其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结果是 负值

在实际运用中,为了方便起见,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一般取其 绝对值

计算出来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越大,说明该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 灵敏度越高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一般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_{d})= \frac{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frac{\frac{△Q}{Q}}{\frac{△P}{P}} = \frac{△Q}{△P} × \frac{P}{Q}

△Q:商品需求量、△P:商品价格

关注点:题目中给出价格和需求量变化的 百分比

弧弹性公式

由一般公式 \frac{ △Q }{ △P } × \frac{ P }{ Q } 推导得出:

E_{d} = \frac{Q_{2} - Q_{1}}{P_{2} - P_{1}} × \frac{(P_{1} + P_{2}) / 2}{(Q_{1} + Q_{2}) / 2} = \frac{Q_{2} - Q_{1}}{P_{2} - P_{1}} × \frac{P_{1} + P_{2}}{Q_{1} + Q_{2}}

Q_{1}:变化前的商品需求量、Q_{2}:变化后的商品需求量:△Q = Q_{2} - Q_{1}
P_{1}:变化前的商品价格、P_{2}:变化后的商品价格:△P = P_{2} - P_{1}
Q 的平均值:(Q_{1} + Q_{2}) / 2P 的平均值:(P_{1} + P_{2}) / 2

关注点:题目中给出价格和需求量变化的 变化前后的值

点弹性公式

由一般公式 \frac{ △Q }{ △P } × \frac{ P }{ Q },并假设 △P 无限接近于 0,推导得出:

E_{d} = \lim_{ △P \to 0 }\frac{ △Q }{ △P } × \frac{P}{Q} = \frac{dQ}{dP} × \frac{P}{Q}

\frac{dQ}{dP}:对给出的需求函数进行求导可得

关注点:题目给出 需求函数

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绝对值的大小,可以把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 类型 例子
E_{d} = 0 需求完全无弹性 食盐
E_{d} < 0 需求缺乏弹性 食品、药品
E_{d} = 1 需求单位弹性
E_{d} > 1 需求富有弹性 奢侈品
E_{d} = \infty 需求完全弹性

需求完全无弹性时,需求曲线为 垂直线。需求完全弹性时,需求曲线为 水平线

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是 企业制定价格政策的基础

因为需求价格弹性是能够直接反映 商品价格变动需求量 的影响程度,从而就可以据此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 企业销售收入 的影响。

需求富有弹性

即:E_{d} > 1,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大于价格的相对变化。

原价 降价 提价 百分比
价格 10 9 11 10%
需求量 100 120 80 20%
销售收入 1000 1080 880

需求富有弹性 时,降价 可使企业的销售收入 增加,而 涨价 会使企业的销售收入 减少

需求缺乏弹性

即:E_{d} < 0,当需求缺乏弹性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

原价 降价 提价 百分比
价格 10 9 11 10%
需求量 100 108 92 8%
销售收入 1000 972 1012

需求缺乏弹性 时,降价 可使企业的销售收入 减少,而 涨价 会使企业的销售收入 增加

需求单位弹性

即:E_{d} = 1,当需求价格弹性为需求单位弹性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等于价格的相对变化。需求量增加所增加的总收入正好为价格降低所减少的总收入。

原价 降价 提价 百分比
价格 10 9 11 10%
需求量 100 110 90 10%
销售收入 1000 990 990

当需求价格弹性为 需求单位弹性 时,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企业的 销售收入一直保持不变

需求完全无弹性

即:E_{d} = 0,当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价格无论提高还是降低需求量都保持不变。

原价 降价 提价 百分比
价格 10 9 11 10%
需求量 100 100 100 10%
销售收入 1000 900 1100
需求完全弹性

即:E_{d} = \infty,当需求完全弹性时。

在既定价格上,消费者对这一商品的需求量是无穷大的,收入可以无限增加,因此,企业不会降价销售。

但如果企业提高该商品的价格,该商品便马上无人问津,企业销售收入江少为零。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

指一种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变动 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

诀窍:将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中的 P 替换成 M

一般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E_{M})= \frac{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 \frac{\frac{△Q}{Q}}{\frac{△M}{M}} = \frac{△Q}{△M} × \frac{M}{Q}

弧弹性公式

E_{M} = \frac{Q_{2} - Q_{1}}{M_{2} - M_{1}} × \frac{(M_{1} + M_{2}) / 2}{(Q_{1} + Q_{2}) / 2} = \frac{Q_{2} - Q_{1}}{M_{2} - M_{1}} × \frac{M_{1} + M_{2}}{Q_{1} + Q_{2}}

点弹性公式

E_{M} = \lim_{△M \to 0}\frac{△Q}{△M} × \frac{M}{Q} = \frac{dQ}{dM} × \frac{M}{Q}

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类型 例子
E_{M} < 0 需求收入负弹性 公共交通
E_{M} = 0 需求收入无弹性 食盐
E_{M} < 1 需求收入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
E_{M} = 1 需求收入单位弹性 衣服
E_{M} > 1 需求完全弹性 奢侈品

E_{M} <= 0 的商品:特殊商品低档商品(因为这类商品不符合 需求定理

E_{M} > 0 的商品:正常商品

食物支持的需求收入弹性

恩格尔系数:表示一个国家生活水平高低或富裕程度的一个指标。

恩格尔系数 = \frac{ 食物支出金额 }{总支出(或总收入)金额}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

一种商品的 需求量的变动 对于它的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公式

一般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_{C})= \frac{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frac{\frac{△Q_{X}}{Q_{X}}}{\frac{△P_{Y}}{P_{Y}}} = \frac{△Q_{X}}{△P_{Y}} × \frac{P_{Y}}{Q_{X}}

弧弹性公式

E_{C} = \frac{Q_{X2} - Q_{X1}}{P_{Y2} - P_{Y1}} × \frac{(P_{Y1} + P_{Y2}) / 2}{(Q_{X1} + Q_{X2}) / 2} = \frac{Q_{X2} - Q_{X1}}{P_{Y2} - P_{Y1}} × \frac{P_{Y1} + P_{Y2}}{Q_{X1} + Q_{X2}}

点弹性公式

E_{C} = \lim_{△P_{Y} \to 0}\frac{△Q_{X}}{△P_{Y}} × \frac{P_{Y}}{Q_{X}} = \frac{dQ_{X}}{dP_{Y}} × \frac{P_{Y}}{Q_{X}}

需求交叉弹性的种类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关系 例子
E_{C} < 0 互补品 汽车和汽油
E_{C} = 0 替代品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视频
E_{C} > 0 无关系 汽车和爱奇艺视频

口诀:正替负补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 供给量的相对变动 相对于其 价格的相对变动 的反应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_{S})= \frac{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frac{\frac{△Q}{Q}}{\frac{△P}{P}} = \frac{△Q}{△P} × \frac{P}{Q}

供给价格弹性的种类

供给收入弹性系数 关系 例子
E_{S} = 0 供给无弹性 珍贵艺术品、古董
0 < E_{S} < 1 供给缺乏弹性 农产品
E_{S} = 1 供给单位弹性
1 < E_{S} < \infty 供给富有弹性 工业品
E_{S} = \infty 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时,供给曲线为 垂直线

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

  1. 商品生产时间的长短;
  2. 商品生产的周期;
  3. 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4. 生产成本的变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