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云:“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今日我所言亦只是辩示矣,略有心得感悟,赘述一番。孔子有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今者众人于老子书院,化《论语》之疑而解人生之惑,沐浴经典畅聊人生谋道忧道却也乐哉乐哉!“朝闻道,夕死则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温故而知新”,何其有幸,为学生于此!
“仁”:“仁者,人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什么呢,“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杀身以成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似乎仁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德行,是礼的内化。课罢,常想“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有佛性”,一心向往尧舜,或许我们真的能释怀很多不善之人不善之事,所有的困难和小人都是对于我们自身的磨砺。个人而言,努力做到以德报德,尽量忽略怨。
“礼”:“未有有礼而不仁者”
仁内礼外,礼和仁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问,非出自真心的不仁之礼是否存在呢?师言:此非礼也,乃虚伪乃失礼。“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有不同的解释。师言:此乃孔子感叹诸夏之礼崩乐坏也,法后亡,狄夷尚且有君。孔子主张周礼,礼者,既是约束个人和社会群体的规范,更是国家之纲常制度。
“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听第一节孝顺的课,杜老师还未解释意思,就已经泪如雨下。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我想大概这种纲常伦理的孝悌忠信之义只有在儒学根深蒂固的中国才能胜法一筹,礼法并举而民心所向吧。亲亲而到小家至大家至大国,这样才是“守丧三年”“子为父隐”的国固家安的大道。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敬爱父母,“色难”,快餐时代,我们经常笑对朋友同事,却经常将疲惫不堪的呵责转向最爱的父母,也或许是大声指正他们的错误。静心学习《论语》让我时刻谨记慎独慎言,对待亲爱的父母更要用爱和敬,言行一体,让父母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爱。
时间是塑造自己最好的量尺,不偏不倚。与书为伴,可以知古今,可以怡性情。听着经典,慢慢品味,竟成了快节奏的今天非常奢侈又享受的事情。向经典化缘,让脾胃饱满,锱铢必较,就着一壶雨,点滴到天明,乐哉乐哉!师言,经典是耳濡目染的,“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经典或许真的有魔力像座右铭般在困苦黑暗之时给予我们以力量,在利欲面前给予我们以仁义的信念,亲亲而能及人,爱最终会给我们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