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总是为我做很多好吃的!
圆圆的年糕像十五的月亮。
您总是眉开眼笑的做上两箩筐,放在装有清水的坛子里存放着,足足可以吃上整个好几个月。合粉时您总说少放点水揉干点,虽然费点力气。但是年糕的韧性足,存放久。香糯可口的年糕,煮着吃爽口滑溜;煎着吃香甜可口。
黑呦的麻花像是石头圪塔。
您总是带着解释地说城里面的师傅麻花扭得可好看啦,也不知那些人是用什么油来的,咱家的菜籽油炸不出那么好看的颜色来。可是您炸出的黑呦麻花总是很快就被我们几个瓜分完了,记忆中的嘿呦麻花特别的有嚼劲,吃起来越嚼越香。
甜丝丝的麦芽糖总是我一年中最有盼头的东西,不是麦芽糖特别好吃,而是特别享受你制作麦芽糖的过程,早晨开始酝酿直到半夜里才开始熬糖。满满地一锅水花花最后变成黄橙橙的香甜可口的浓稠的麦芽糖。
熬制过程中,要反复的滴试、试吃。糖的成型度如何、甜浓度如何。一滴糖滴落到清水里,用手去触摸,它软软的、暖暖的,刚开始捏不起来,说明糖还没有成型。再后来可以捏起来了,如何捏起来比较硬说明糖老了,这个度要很有经验的师傅才掌握的好。
您总是说这火锅旁边太热,小心给烫着了,去一旁玩吧!而我总是赖在您旁边,直到把糖熬好,生怕最先成型的麦芽糖不见了,它是那样的软、那样的暖、那样的甜。
如今,您老了,手脚不利索了,再也不能揉年糕了,再也不能熬制麦芽糖了。
父亲,我想您了。
看到天上的月亮我想起了您做的圆圆的年糕,看到路边的石头圪塔我想起了您做的黑呦麻花。
您已经老了,我依然如此渺小,我想您了,我只是想回去看看您。
“恋儿,是你么”?
“恩,是”。
“你怎么突然来啦”?
“我也不知道”!
思念是丝线,顺着这条线不知不觉我就来到您的面前。
千里迢迢,带回粽叶、植物绳、绿豆和糯米。我想为您做点什么!
当晚泡好粽叶,次日醒来,洗米买肉。我满心欢喜地来包粽子,由于经验不足,第一锅我采用蒸制的方式,结果蒸制了4个小时还没有熟,米粒很硬。后立即改用煮制的方式,还好熟了。由于没有经验,多花一些时间和柴火最后总算是把粽子给煮好了,我满是愧意。想想您小时候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吃的,都是经过了多少次的实验总结才做到那么好吃啊!
粽子包好了,满满一箩筐,您说太多。我说这哪儿多呢?可以慢慢吃。
思念如绳,根根缠在棕上,每当您拿起棕时,你就知道儿在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