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是女孩的权利,哭是女孩子无助时的表现。
女孩子哭,有时候无缘无故,更多的时候还是有原因的。无法用语言言说时,就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且深切地希望这种心情能被别人看到和理解。
小时候的我是个不善言辞的姑娘。受了委屈时总是嘤嘤地哭,那个年代,《红楼梦》正在热播,母亲说我像林黛玉。
其实咱哪能和林黛玉比呢?林黛玉才思敏捷,冰雪聪明,心思敏感细腻。而我哭更多的时候是表达能力差,碰到委屈不会诉说,遇到问题不会解决,所以只有哭这一个法子了。
结婚后和爱人闹别扭,不会吵架,觉得不痛快了,只有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得泪湿枕巾,于是第二天眼睛便肿的像两个棉桃,然后拼命的用冷毛巾去敷。我的哭让爱人束手无策,怎么哄也哄不好。我哭起来是连饭都不要吃的,于是爱人端过饭来拿筷子哄着喂,此时更是恃宠而骄了,坚决一口不吃。
其实有时候哭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原因,发泄发泄,哭完该干嘛干嘛,哼着歌,做着家务,像一个小动物一样,为自己疗疗伤,舔舐一下伤口,过不了多长时间就生龙活虎了。
女儿哭梨花带雨娇滴滴。
男儿呢,有泪不轻弹。
当了父亲的男子更是如此。母亲急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父亲急了,狠狠啜几口烟,拼命灌几口酒。很少见父亲哭。
记忆中有两次。
一次是奶奶去世。
父亲哭得悲痛欲绝,嗓子沙哑。从奶奶去世哭到出殡,好几天都浸没在悲伤中。父亲和我们说起小时候他的淘气,说起奶哺育6个孩子的艰难,说起自己参加工作后省吃俭用补贴家用的日子。奶奶娶了三个儿媳妇,看完孩子看孙子、孙女,一辈子忙碌操劳,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眼看着生活条件好了,奶奶却走了。该享的福没多享,该受的罪没少受。
好强的奶奶犯病时都没有和哪个儿女说,忍不住了,只是吃点止痛片止疼。父亲回忆着讲述着几次哽咽。
第二次见父亲哭是我上师范的时候。
妈妈把我的铺盖卷行囊都放在摩托车上,我坐在后座上,妈送我去上学,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到父亲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在抹眼泪,那么不经意,又那么让人动容。
那时候不理解父亲的哭。
年纪越长才越读懂了父亲,父亲的那份牵挂与不舍,即使在我有了小家庭,生了孩子之后,也丝毫不减。
父亲默默地为我攒下丰厚的嫁妆,只是希望我婚后不受一点委屈。
水做的女人,哭不尽缠缠绵绵。
水泥做的男人,把泪水和成泥,为大家小家支撑出一片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