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咬文嚼字》杂志经过评选,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凡尔赛文学”榜上有名。
“凡尔赛文学”是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凡尔赛文学”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细致刻画了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浮华奢靡,网友以“凡尔赛”借指高档、奢华的生活。11月初,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用“平实”的文字记录她的“高贵”生活,引来网友吐槽,“凡学”因此而爆红。
“凡学”能够走红是因为在我们的朋友圈或者我们自己身上,这一特征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它概括出来很多人的普遍心理。
想晒就晒,爱炫就炫,为什么我们要遮遮掩掩地,欲擒故纵地炫耀呢?好风最近读了一本书,从中受到启发,试着分析一下“凡学”的产生根源。
这本书的名字叫《地球人,不靠谱》,作者是日本经济学家霍华德·S·丹福德,书中虚构了一个外星人琼斯,通过琼斯的角度来说地球人种种不靠谱,这本书目的是通过行为经济学来解释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异象,但好风更多地关注了书中介绍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书中介绍了一种地球人都无法逃脱的“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也称为原赋效应,是指人们一旦拥有某种物品以后,对该物品的估值往往要高于未拥有之前的估值。
比如你买了一个地方的房子,你觉得如果出手,它值一百万;但是同样的房子,你的朋友现在要从别人手里买,你觉得九十万就可以搞定。
这种高估自己东西的倾向不只局限于自己所拥有的物品上,还包括权力、地位甚至孩子等上面。
这本书名叫《地球人,不靠谱》的书中认为禀赋效应是地球人的一种常见心理。而我们的老祖宗的一些话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理论。
《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文中就有“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句,后来有了“敝帚自珍”这个成语。
宋代的陆游在《秋思》一诗中写到:“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人们对于自己的东西都是格外珍惜的。就如同我们的衣柜里、抽屉里塞满了不穿不用的东西,但是就是不舍得丢弃,总觉得每一件都值得留下。我们经常放大我们拥有东西的优点。
但是中国的文化要求一个有修养的人要谦虚而内敛,叫别人家的儿子“令郎”,称自己家儿子“犬子”是一种修养。
虽然到了现代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谦词和敬词把很多人都整蒙了,但这种文化心理刻在了骨子里,所以我们尽可能想保持一种克制——不张扬。
但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谁还不晒一晒自己的生活,一方面觉得自己吃的好,穿的好,孩子好,伴侣好,人缘好……一方面又想内敛,于是就出现了“凡尔赛”的现象。
其实这种“凡尔赛”现象不只是现代有,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
《镜花缘》这部小说中的多九公就喜欢花式“凡尔赛”,他一找到机会就会秀他海外的经历,只是要加一些谦词来掩盖一下他炫耀的心情。
《红楼梦》中古板的贾政也是“凡尔赛”的高手。他在给大观园题词时故意带了宝玉,大家都看出来他要晒宝玉的才华,他还继续表演。
一方面对于宝玉超凡脱俗的表现频频点头,一方面嘴里说着“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当宝玉因走神思维卡顿时贾政道“你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时了……”言外之意还是夸赞宝玉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由此看来,“凡尔赛”现象是由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禀赋效应糅合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心理而形成的,在你我他很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的一种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说话方式。
读《地球人,不靠谱》这本书,虽然好风觉得自己是各种不靠谱典范的中枪者,但还是从中写到了很多知识:比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人做出判断的影响;“损失规避”“维持现状偏差”“机会成本”等对人做出选择的干扰……
好风尽管不靠谱,但正在通过读书弥补,近两年已经读完上百本书。活学活用,“凡尔赛”!
来,您也跟一个“凡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