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修建的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背景是常德旧城墙,面朝将注入洞庭的千里沅江。
「湘西的咽喉为常德,地当洞庭湖口形势险要,在沿湖各县属第一,敌如有心冒险西犯,这咽喉之地势所必争,将来或许会以常德为据点,做攻川攻黔前准备。我军战略若系将主力离开铁路线诱敌人山地。则湘水沅水流域必成为一个大战场——一个战场。换一句话说,可能就是一片瓦砾场。」
5年后,沈从文此语不幸言中。
1934年他回乡途中,面对这江水发出「历史是条河」的感叹,七天船上日子,他写山、写水,写底层人,向夫人诉说思念之情。沈从文的人生始于沅江,这条近给予他智慧和激悟,《湘行书简》、《湘行散记》、《边城》、《柏子》……他所写的一切,几乎无不由这条河而起;沅江,渗透他的所有作品,成为其精神构成。
「我尚若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验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一条河。」
夕阳西下的“常德号”艇。
84年过去,沧桑巨变,物是人非,借用沈从文的幽叹:「一切水得归到海里」;「时间正在改变一切」。
武陵英杰图。
2018年12月23日(3)
此文刊载于2019年6月29日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