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代码

「患者 40 度高烧却四肢冰冷,我翻开他眼皮时看到蝴蝶状出血点。」急诊医生林夏抢救失败后,发现死者钥匙打开的生物实验室里,冷冻着十二具长满鳞片的胚胎。而她的血检报告显示,体内早已被植入端粒酶激活剂。

——————

急诊室的日光灯在深夜里显得格外刺眼。


林夏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六个小时。刚准备去值班室休息,护士站的呼叫铃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林医生!急诊!」


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冲向抢救室。推开门的一瞬间,浓重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腻气息。


"患者男性,二十五岁左右,送来时已经昏迷,体温 40.2 度,心率 140,血压 80/50。"护士快速汇报着情况,"没有家属陪同,是路人发现他倒在路边报的警。"


林夏戴上手套,快步走到病床前。患者的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全身都在微微抽搐。她翻开患者的眼皮,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底有轻微出血。


"抽血化验,血常规、生化全套、血气分析都做。"她一边下达医嘱,一边检查患者的四肢,"准备冰毯物理降温,静脉补液,先给 500ml 生理盐水。"


当她的手触碰到患者的手臂时,突然顿住了。在患者右手臂内侧,有一个细小的针眼,周围有轻微的红肿。这个位置,这个角度,不像是普通的静脉注射。


「等等。」她凑近细看,针眼周围有一圈淡淡的青色,像是某种药剂的残留。她拿起棉签轻轻擦拭,放在鼻端闻了闻,那股若有若无的甜腻气息更明显了。


「林医生,患者的血氧在下降!」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林夏立即转身查看监护仪,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了 85%。她迅速调整氧流量,同时检查患者的呼吸道。就在这时,她注意到患者的颈部有细密的汗珠,但触手却是冰凉的。


这种反常的体征让她心头一紧。她快速检查患者的肌张力,发现四肢僵硬,尤其是颈部肌肉,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强直状态。


"准备气管插管。"她果断下令,"联系 ICU,准备转入。"


护士递来插管器械,林夏熟练地操作着。就在她准备插入喉镜时,患者的身体突然剧烈抽搐起来,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疯狂跳动。


「室颤!准备除颤!」


200 焦耳,充电,除颤。


患者身体弹起又落下,但心律没有恢复。


「继续,300 焦耳!」


第二次除颤后,监护仪上的波形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林夏长出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她继续完成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在这个过程中,她注意到患者的牙齿咬合得非常紧,下颌肌肉异常僵硬。这让她想起教科书上提到过的破伤风症状,但患者并没有外伤史。


「林医生,患者的血检结果出来了。」护士递来化验单。


林夏快速浏览着各项指标: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指标异常,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十几倍……


这些指标指向一个可怕的可能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但患者并没有外伤或剧烈运动史,这种症状从何而来?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患者手臂的针眼上。那个位置,那个角度,让她想起在医学院时,教授展示过的实验动物注射位点。


「把患者的随身物品拿来。」她突然说道。


护士递来一个密封袋,里面只有一部手机和一个 U 盘。手机设有密码,但 U 盘没有加密。林夏将 U 盘插入电脑,里面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为「ProjectM」。但需要密码才能打开。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 U 盘上有一个小小的 logo:一只展翅的蝴蝶,下面写着「BioNova」。


这家生物科技公司她听说过,最近在医学界风头正劲,据说在研究某种革命性的基因治疗技术。


林医生!患者又室颤了!


林夏猛地转身,监护仪上的波形再次变成了一条直线。她立即投入抢救,但这一次,无论怎么除颤,患者的心律都无法恢复。


肾上腺素 1mg 静脉注射!


继续心肺复苏!


准备第二次肾上腺素!


抢救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但最终,监护仪上的波形还是变成了一条永恒的直线。


林夏摘下口罩,疲惫地靠在墙上。这时,她注意到患者的左手一直紧握着。她轻轻掰开他的手指,掌心赫然躺着一把钥匙,上面贴着「B-17」的标签。


窗外,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林夏望着那把钥匙,突然意识到,这个夜晚发生的一切,可能只是一个巨大谜团的开始。


她将钥匙小心收好,正准备离开抢救室,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透过玻璃,她看到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正在和护士交涉,他们的目光不时瞟向抢救室的方向。


林夏的心跳突然加快。她快速脱下白大褂,从后门离开了急诊科。在晨光中,她握紧了口袋里的钥匙,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危险的漩涡。


林夏快步走在清晨的街道上,晨露打湿了她的鞋尖。那把钥匙在她口袋里发烫,仿佛在提醒着她刚刚经历的一切。


她拦下一辆出租车,「去 BioNova 科技园。」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她一眼,「这么早去那边?那边可偏得很。」


「我有急事。」林夏简短地回答,目光始终盯着窗外。她注意到后视镜里有一辆黑色轿车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四十分钟后,出租车停在了一片现代化的建筑群前。林夏付了车费,快步走向园区大门。保安拦住了她。


"我找 B 栋 17 号实验室。"她出示了钥匙,"我是新来的研究员。"


保安核对了一下登记表,"B-17?那里已经空置很久了。"他狐疑地看着林夏,"你有通行证吗?"


林夏正想着怎么解释,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她是跟我一起的。」


她转身,看到一个身材修长的男人,穿着深色风衣,手里拿着一个相机包。男人向保安出示了一张证件,「我是《医学前沿》的记者陈默,这是我们的特约研究员林医生。」


保安看了看证件,又看了看林夏,终于放行。


「谢谢。」林夏低声说。


"不客气。"陈默快步跟上她,"我注意到你从医院出来就被跟踪了。看来我们都在查同一件事。"


林夏警惕地看着他。


"别紧张。"陈默露出一个苦笑,"我追踪 BioNova 的新闻已经半年了。上周,我的线人突然失联,只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小心蝴蝶'。"


林夏想起 U 盘上的蝴蝶标志,心跳加快了几分。


两人很快找到了 B 栋。17 号实验室在走廊尽头,门上积了一层薄灰。林夏插入钥匙,门锁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实验室里一片漆黑。陈默打开手机闪光灯,照亮了房间。林夏摸索着找到电灯开关,但按下后没有任何反应。


「备用电源可能被切断了。」陈默说。


在手机的光线下,他们看到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仪器。林夏注意到一台离心机上还插着试管,里面残留着淡蓝色的液体。


「这是什么?」她拿起试管,在灯光下仔细观察。液体在晃动时发出微弱的荧光。


突然,她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匿名短信:「立刻离开,否则后果自负。」


林夏还没来得及反应,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刺耳的铃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快走!」陈默拉着她就往外跑。


他们刚跑出实验室,就看到走廊尽头出现了几个黑影。林夏认出其中一人正是医院外穿黑西装的男人。


「这边!」陈默推开一扇安全门,拉着她冲下楼梯。


急促的脚步声在身后追赶。林夏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肺部火辣辣地疼。他们跑出大楼,钻进陈默停在路边的车里。


车子刚启动,身后就传来一声巨响。林夏回头,看到 B 栋 17 层的位置冒出了浓烟。


"他们毁了实验室。"陈默握紧方向盘,"但我在里面拍到了这个。"他递给林夏一张存储卡。


林夏将存储卡插入手机。第一张照片就让她倒吸一口冷气:那是一份实验记录,上面详细记录着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试验数据。患者名单上,赫然有今晚那个年轻人的名字。


"他们在用活人做实验。"林夏的声音颤抖,"这种技术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全身器官衰竭......"


陈默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他接通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怎么了?」林夏问。


"我的主编......"陈默的声音有些发抖,"他说如果我继续追查这件事,就会失去工作,甚至......"


林夏的手机也震动起来。是一条彩信,照片上是她年迈的父母在公园散步的画面。


「看来我们都收到警告了。」她苦笑着说。


陈默将车停在路边,沉默良久。「你打算怎么办?」


林夏看着手机里的实验数据,想起那个年轻人在抢救室里的样子。她深吸一口气,「我要继续查下去。这些数据能证明他们的实验有多危险,如果不阻止,会有更多人受害。」


陈默点点头,「我跟你一起。」


就在这时,林夏的手机又收到一条短信。这次是一个地址,附言:「想知道真相,今晚八点。」


——————


实验室爆炸产生的浓烟在晨雾中格外刺目。陈默猛打方向盘拐进小巷,后视镜里那辆黑色轿车如同附骨之疽。


安全带抓稳!」他突然急刹,轮胎在潮湿路面擦出刺耳声响。林夏的额头重重磕在车窗上,余光瞥见路边五金店铁门半开。


两人闪身躲进货架后的阴影,陈默抓起一罐防狼喷雾。脚步声由远及近,林夏闻到来人身上有股特殊的消毒水味——和抢救室里那个患者身上的甜腻气息如出一辙。


"他们往东边跑了!"追击者突然对着耳麦喊话。等脚步声消失,陈默掀开脚下井盖:"地下管网直通三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


在腐臭的污水管道里,林夏的医用口罩被汗水浸透。她突然拉住陈默,手机荧光照亮墙面上暗红的符号——用凝血酶原写的分子式「CRISPR-Cas9β」。


"这是基因编辑酶的变种标记。"她掏出棉签取样,"患者血液里检测到异常基因重组产物,看来和这个有关。"


从下水道钻出时天色已暗。林夏在公共浴室冲洗时发现,存储卡里的实验视频标注着「12 号实验体」:视频中穿病号服的女子在注射蓝色药剂 72 小时后,突然开始撕扯自己的皮肤。


"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表皮角质层异常增厚。"林夏暂停画面,"但她的指甲在脱落,说明基因编辑破坏了端粒酶调控系统。"


陈默突然指着某个实验日志:「看这个日期,三个月前市立医院收治过类似病例!」


画面切换至监控记录:戴着呼吸机的老人胸腔剧烈起伏,监护仪显示肌钙蛋白数值爆表。主治医师签名为神经内科主任郑明远。


"明天我去医院调病历。"林夏声音发冷,"郑主任上周刚在《柳叶刀》发表关于基因疗法的论文。"


次日的市立医院笼罩在细雨里。林夏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微型摄像头,经过护士站时听见两个实习生在嘀咕:「17 床又出现皮肤溶解,郑主任让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在病案室,她发现三个月前的死亡病例档案全部被替换成空白页。正要离开时,冷藏柜里某份样本管上的荧光标记引起她注意——那是只有夜间急诊才会使用的同位素追踪剂。


「小林?」郑明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夏转身时,瞥见他白大褂袖口沾着蓝色结晶物。


"听说你昨晚抢救失败一个病人。"郑主任推了推金丝眼镜,"有时候,过度深究某些医学谜题,反而会耽误治疗。"


「郑主任,你这是什么意思。」林夏盯着郑主任,转身离开了病案室。


——————


当晚八点,林夏独自来到短信约定的废弃药厂。生锈的铁门吱呀作响,月光透过破碎的玻璃顶棚,照亮操作台上散落的实验记录。


突然,冷冻柜里传出微弱的敲击声。林夏戴上医用手套拉开柜门,寒气中赫然出现十二个密封的胎盘样本,脐带标签上印着 BioNova 的蝴蝶标志。


「很美的艺术品吧?」阴鸷的男声从背后传来。林夏转身时,麻醉剂刺入脖颈的剧痛让她瞳孔骤缩——最后看到的,是郑明远手套上泛着蓝光的针剂。


冰冷的金属台面让林夏的体温迅速流失。她听见离心机运转的嗡鸣,鼻腔里充斥着福尔马林与新鲜血液混合的腥甜。郑明远戴着特制护目镜,针管里幽蓝的液体折射出妖异的光。


"知道为什么选择你吗?"他转动着注射器,"你在《细胞》杂志发表的线粒体移植论文,给我们提供了关键思路。"针尖抵住林夏颈动脉时,冷藏库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


趁着郑明远分神的刹那,林夏用指甲划破自己手腕——这是她在急诊学到的对抗绑架的极端手段。鲜血喷溅在实验台上,与某种试剂接触后骤然沸腾,释放出呛人的黄绿色气体。


林夏跌跌撞撞扑向冷冻舱。舱内悬浮的胎儿标本令她作呕——那些扭曲的躯体上布满鳞状角质,尾椎骨延伸出蜥蜴般的骨刺。某个标本的脐带血报告单显示:端粒长度是正常人类的 3 倍。


"我们在创造永生。"郑明远的声音从烟雾中传来,"把钝口螈的再生基因与人类胚胎结合......"


林夏突然抓起液氮罐。低温雾气中,她看到舱壁浮现出荧光编码:MTHFR 基因 C677T 位点突变。这个与叶酸代谢相关的突变点,正是昨夜死者血液中叶酸浓度异常的原因。


陈默闯进市立医院信息科时,中央服务器正发出过载的哀鸣。他掏出从黑市购买的医疗数据破解器,屏幕上突然弹出无数个蠕动的 DNA 双螺旋动画。


「见鬼!」他注意到防火墙日志里的异常——昨夜 23:47 分,有人用林夏的工号登陆系统,删除了近三个月所有涉及 CRP 异常升高的病例。但更深层的操作记录显示,某个隐藏程序正在篡改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


当他尝试导出证据时,打印机突然疯狂吐出 CT 胶片。每张影像都显示着相同诡异的现象:患者的第十二对肋骨正在骨化,这是爬行动物的特征。


地下三层的气密门在虹膜认证前自动开启。林夏握着手术刀的手微微发抖,眼前景象让她想起医学院的人体标本馆——但这里数以千计的圆柱形培养舱中,悬浮着的都是介于人类与爬行类之间的生物。


"欢迎来到新人类的摇篮。"郑明远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来。林夏突然注意到培养舱的输液管全部通向中央控制台,那里陈列着数十支金色安瓿瓶,标签上印着"端粒酶复合体-Ω型"。


她在操作屏上发现实时监控数据:所有实验体的端粒长度正在以每分钟 0.3kb 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如果持续二十四小时,他们的细胞将突破海佛烈克极限,但代价是抑癌基因 p53 完全失活。


"你以为我们没考虑过癌变风险?"郑明远从阴影中走出,手中注射器的蓝色液体泛起波纹,"只要将 TRIM28 基因与端粒酶耦合......"


话音未落,整座实验室突然剧烈震动。培养舱接连爆裂,淡绿色培养液裹挟着鳞片状的脱落组织奔涌而来。林夏抓住被冲来的操作手册,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令她毛骨悚然的配方——他们竟在利用朊病毒作为基因载体。


在齐腰深的培养液中,林夏摸到控制台底部的紧急制动阀。旋转时指尖传来细微的凸点,那是用布莱叶盲文刻写的警告:「CRISPR-Cas9β与 HSV-1 病毒载体结合后,可突破血脑屏障。」


突然,她的瞳孔剧烈收缩。漂浮的操作日志显示,所有基因编辑剂都添加了 TRPV1 受体激活剂——这正是患者出现异常高热的原因。而解毒剂的配方,竟需要用到她三年前研发的线粒体稳定剂。


"陈默!听得到吗?"她对着偷藏的医用对讲机大喊,"把 ICU 三号柜的 MitoGuard 冷冻剂和......"


爆炸声淹没了后续指令。承重柱在头顶崩裂,郑明远狂笑着举起遥控器:「整个系统将在十分钟后自毁,这些完美的作品怎能落入庸人之手!」


林夏扑向主控电脑,在自毁倒计时 300 秒时调出基因图谱。当看到自己 DNA 样本中的端粒酶调控序列时,她终于明白自己为何被选中——她的 X 染色体长臂末端,天然存在着能抑制基因突变的非编码 RNA 片段。


自毁程序启动的瞬间,林夏将 MitoGuard 注入颈动脉。冰凉的液体在血管中沸腾,她感觉每个细胞都在重组。培养液中的基因编辑剂开始逆流,在她周围形成发光的漩涡。


郑明远惊恐地发现,自己手背的皮肤正在片片剥落。「你做了什么?!」他尖叫着抓挠喉咙,甲状软骨在众人注视下扭曲成爬行类的 V 型结构。


"TRPV1 受体过度激活导致蛋白质变性。"林夏擦去嘴角溢出的血丝,"而你忘了在基因药剂中添加 miR-302 调控子......"


整座实验室开始坍缩,陈默的声音从通风管道传来:「接住!」抛来的液氮罐在空中划出抛物线。林夏将其接入主控系统,超低温气体瞬间冻结了所有活性基因物质。


当特警冲进地下实验室时,只看到无数冰晶在防爆灯下闪烁,宛如被定格在时空中的星河。林夏蜷缩在控制台旁,手中的平板电脑滚动播放着最后的数据流——那些被篡改的基因序列正在以每秒三十万次的速度自我修正。




三个月后的医学伦理听证会上,林夏将破损的 U 盘插入终端。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双螺旋结构,某个闪烁的红点正在第 12 号染色体上游移动。


这是我们在幸存实验体内发现的自主编辑基因。」她调出电镜照片,纳米级的机械结构清晰可见,「它们会持续产生逆转录酶,直到将所有外源基因切割成无害的寡核苷酸片段。


在座委员们发出惊叹。突然,投影画面剧烈抖动,一串隐藏代码浮现在 DNA 链之间——那竟是二十年前某次失败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编号。


林夏的呼吸停滞了。她看到自己父母的名字出现在受试者名单末尾,而项目负责人签名处,郑明远的名字正在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字迹:已故的医学院导师苏怀山。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一片枯叶飘落在听证席上。林夏摸到白大褂内袋里的金属盒,那是从实验室废墟中找到的微芯片,表面蚀刻着细如发丝的螺旋纹路。


————


番外:胚胎暗室


手术刀划开冷冻袋的瞬间,林夏看到白霜下浮现出淡金色的鳞状纹路。这是从实验室废墟带回的第 47 份样本,DNA 测序仪显示其线粒体基因组竟含有 15% 的墨西哥钝口螈基因。


「林医生,三号培养舱有异常!」实习生小周的声音在生物安全柜外发颤。林夏抬头时,看见隔离室的防弹玻璃正泛起涟漪状裂纹——那些浸泡在营养液中的皮肤碎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主增殖。


凌晨三点的市立医院地下室,林夏用镊子夹起一片增殖组织。电子显微镜下,角质细胞核内悬浮着纳米级齿轮装置,与她体内发现的基因编辑机器人如出一辙。


"这些是生物存储器。"陈默突然出现在门口,胡茬上还挂着冰碴。他扔过来一个液氮罐,"我在西伯利亚找到的,看看这个。"


罐体内壁用凝血酶写着经纬度坐标。林夏在解剖台投影地图上定位,光点落在一处废弃的南极科考站。放大卫星图像时,她看到冰层下有规律闪烁的蓝光,排列成 DNA 双螺旋形态。


解剖刀切入冷冻样本胸腔的瞬间,警报器突然尖啸。林夏看着死者心脏表面浮现的荧光编码,那是用转基因水母蛋白标记的基因序列。当她尝试转录这段代码时,打印机疯狂吐出血型报告单——每张都显示着 RH-null 型,这是全球仅存 43 例的黄金血型。


"有人在建立血库。"陈默用紫外线灯照射报告单,隐藏的胚胎发育图逐渐显现,"这些不是治疗实验,是定制人类。"


林夏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她调出死者牙科 X 光片,发现智齿牙髓腔内嵌着微型胶囊。用激光切开后,某种黏稠的蓝色液体渗出,接触空气后立即汽化成蝶形烟雾。


「不要呼吸!」陈默将她扑倒在地。烟雾触碰到培养皿中的海拉细胞,那些癌细胞突然开始吞噬彼此。林夏挣扎着打开排风系统时,看见自己的手背血管变成诡异的靛蓝色。


基因测序仪发出完成提示音。报告显示烟雾中含有逆转录病毒载体,其包膜蛋白竟能与新冠病毒受体结合。更可怕的是,这些病毒携带的基因片段,正是她失踪导师苏怀山二十年前研发失败的端粒修复程序。


"咳咳...看这个..."陈默指着死者下颌骨 CT 影像。三维重建显示骨密质中藏有金属芯片,表面蚀刻的符号与她在听证会上获得的芯片完全一致。


破冰船甲板上,林夏看着手持式基因检测仪数值飙升。南极冰层下的蓝光越来越亮,某种低频声波穿透防寒服直击鼓膜。随行的生物学家突然跪倒在地,他的防护面罩内侧结满冰晶,瞳孔呈现出爬行类动物的竖瞳状态。


「声波在激活休眠基因!」林夏将肾上腺素注射器扎进他颈动脉。当冰层在震动中裂开时,她看到下方巨大的玻璃穹顶——数以万计的培养舱排列成染色体形态,每个舱内都悬浮着长有鳞状胎膜的胚胎。


控制中心的屏幕上跳动着倒计时:00:15:00。林夏插入随身携带的芯片,全息界面突然投射出苏怀山的虚拟影像:「当你看到这段记录时,我的意识已与系统融合。阻止胚胎唤醒程序,密码是你论文里的线粒体置换公式……」


陈默的尖叫声从下层传来。林夏转身时,看见某个培养舱的液体正在沸腾,胚胎手指上的蹼状结构已刺破舱体。更可怕的是,所有胚胎的脐带都连接着中央处理器,那上面跳动的能量读数,赫然是全市医院的实时用电总量。


当林夏输入最后一个碱基对代码时,整座基地开始坍缩。她看见自己的血液在低温中凝结成金色丝线,与苏怀山的数据流缠绕成双螺旋结构。陈默拼命拽着她跑向逃生通道时,那些苏醒的胚胎突然齐声哭泣——声波频谱图显示,他们在重复林夏抢救失败那夜的心电图波形。


破冰船驶离冰架那一刻,南极夜空炸开幽蓝的极光。林夏看着掌心的鳞片状蜕皮,终于明白芯片的最终指令:当自毁程序启动时,所有基因编辑产物都将通过她体内的调控基因进行格式化。


而此刻,她锁骨下的皮下植入物,正发出与南极基地同频的脉冲信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