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都挺好》这部剧在朋友圈引起了一阵评论热潮。
本剧大概讲述了职场金领苏明玉,一个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的女孩,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却在无法割舍的亲情之下,被迫一次又一次面对那个曾抛弃自己的家庭,伸出援手,给伤害过自己的人以温暖,给羞辱过自己的人以希望。
这部剧我并没有细看,但也看了一些关于这部剧的剧评,这是一部有点压抑的剧,剧名虽然叫作《都挺好》,但其实整体都挺不好的。
01
剧本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剧本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重男轻女,一个家庭里面,所有好的一切全部都给了儿子。
可能对于这一点,男孩子的感触并不是很深,女孩的感受真的很深刻。
我并没有哥哥或者弟弟,只有一个妹妹,没什么多大的感觉,但我身边好几个闺蜜都是有哥哥或者有弟弟的人。
从她们身上就能够明显感觉到,男孩和女孩在一个家里享受的待遇有多大差别!
在我们还在上学的时候,这一点体现的其实并不是很明显,顶多只是父母会稍微宠着一点,偏心一点。
有些经济情况不是特别好的家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父母会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给男孩子去读书,让女孩早早辍学去打工,甚至让女儿打工,给家里的儿子提供学费,我隔壁的邻居就是这样的。
这点,被称为是养儿防老。
尽管现在很多父母的想法已经变得开明了很多,但是,不得不说,根深蒂固的想法真的很难改变。
02
小时候,看到朋友有哥哥,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后来长大以后才发现,大多数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女儿有多么委屈。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闺蜜,她只有一个哥哥,从小父母便把哥哥带在身边,而她寄住在外公外婆的家里,和父母分开。
上学以后,哥哥去的是最好的学校,穿的是名牌衣服,父母却很少对她的教育费心,也很少去关心她的吃穿用度。
哥哥结婚以后,家里买房买车,背了一些外债,父母甚至开始动起了女儿工资的心思。
朋友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女孩子,每次和母亲在一起提到她家的事情的时候,我妈总是会忍不住吐槽一下我朋友的妈(这两个妈妈也是朋友),说她太过于偏心了。
其实这不是个例,我的身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只要是子女双全的家庭,女儿必然是委屈的。
03
房子是哥哥、弟弟的,父母会想办法给儿子买房,在经济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普通家庭,父母是没有多余的钱给女儿买房的)
大房间是哥哥的,现在的很多房子,大多数一个家庭是三室一厅偏多,最小的房间是属于女儿的,朝阳的大房间是给儿子的。
还有很多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
我记得,有一个女生朋友执着地想要深造,想要去出国,我妈当时说了一句,如果她家没有兄弟,可能她就不会这么执着地想办法提升自己了,父母所有的一切,以后都不会是她的。
多让人心疼的一件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女孩子可能不在乎那么一点财产,只是在乎父母的心到底有没有摆正,我们在你心里的位置是不是同等重要。
人性都是这样的,在我对你倾注尽自己所有爱的时候,我自然也希望,能得到同等的回馈,不要伤害自己的家人。
04
我描述的这些,不是为了简单陈述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只是希望父母能够明白,女儿需要得到平等的爱。
我记得,我妈说过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女儿只在家里待那二十几年,不对她好,对谁好。
我妈也是出于那样的家庭,她有哥哥,有弟弟,偶尔就会和我们说,外婆偏心,也许她自己从小就知道,身为一个女孩子的无奈。
父母这样重男轻女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女儿的一种伤害,也是会离间兄妹、姐弟感情的。
在《巨人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到了烦扰和损害。
在家这样温暖的地方,我们本以为是避风港,本以为可以毫无保留,本以为可以倾注尽自己所有的爱,但是被家人不平等的对待,真的是一件非常让人痛心的事情。
这辈子,最怕是有人在背后捅刀子,回过头的时候,却发现是自己最亲的人。
一家人在一起,本不必要有如此隔阂的,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一个家庭传承的根本。
子女双全,本应是一种圆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父母也应该学着去珍惜女儿,那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