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授权导师」便签输出第2期第2天
小贴士,以下摘自书中的一些观念,帮助理解今天的学习任务
P89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P91
意识的内涵
要控制意识,必须先了解它的运作方式,,这也是本章的目的。
首先要强调的是,意识并无神秘之处,它跟人类其他行为一样都属于生理作用,凭借着构造复杂的神经系统运作,而神经系统乃是由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指挥主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意识的运作并不完全受制于生物规律,下面将会谈到,它在很多时候能够自主。换言之,意识已超越了基因控制,发展出独立行动的能力。
意识的功能是搜集组织内外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它可谓各种知觉、感觉、观念转换的中枢,并且就各种资讯排定先后次序。少了意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周遭的事,但只能做直觉的反应。凭借意识,我们才能衡量事件的轻重缓急,并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甚至我们还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资讯,如做白日梦、说谎、谱写美丽的辞章或导出科学理论。
「拆页二」
来自第二章《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P99
资讯进入意识是因为我们企图注意它,或是生理或社会指示我们该注意。例如,在公路上开车,我们与上百辆汽车擦身而过,都没有特别注意,它们的颜色与形状一闪而逝,随即被遗忘。但偶尔我们会注意到一辆特殊的车,或许因为它在公路上蛇行,或开得特别慢,或者它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只有这辆不寻常的汽车的意象进入意识的焦点,我们才察觉到它的存在。这辆汽车的视觉资讯(像它在蛇行)在脑子里跟其他储存在记忆中的有关汽车的资讯连接起来,决定了目前的情况属于何种性质。驾驶人是经验丰富、艺高胆大、喝醉酒,还只是一时分心?当此事件与既定的资讯相契合,就有了定位。现在要加以评估的是:是否值得担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决定采取某种行动:加速、减速、变换车道,或是停车通知交通警察。
这套繁复的心理运作,必须在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内完成,用“电光石火”形容这种决断的速度一点儿也不夸张。它并非自动发生,而是经过一套明确的程序,我们称之为“注意力”。注意力负责从数以百万计位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事件,采取正确的对策。
注意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超越前面谈到的限制。它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资讯。从记忆库中取出资讯,理解、比较、评估,然后做决定──无一不用到心灵有限的资讯处理能力。
以看见蛇行驾车的司机为例,他若想避免意外,可能就必须暂时中止边开车边打电话。
有些人学会了有效运用注意力这笔无价的资源,也有人弃置不用。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I,重述知识」
请仿照拆页中的例子,选择一个例子来说明当人们接受到资讯时,注意力如何帮助控制意识的。比如工作中参加会议投入到激烈的讨论,聚会中加入到一个深度谈话,傻坐时被某件事情吸引。
11月4日,参加了杭州马拉松活动,由于是个人报名,没有相识的朋友一起跑,我也就按自己的节奏随着大流跑,大部分都穿着组委会发的衣服,但在跑的时候,我注意到我的左前方出现了一位带金黄色假发,身材火辣,两条腿穿着一红,一绿的压缩袜,着实醒目,至今,其他选手的装备我早已没印象了,但那位女孩的装束仍历历在目。
为什么呢?我分析原因如下:
1、鲜艳的颜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2、跑步本身是无聊的,所以要找点有趣的东西来观察。
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P110
我们接收的每一条资讯,都要经过自我的评判。它对我们的目标是威胁、支持,还是完全中立?股市下跌的消息往往令银行家担忧,但对政治异议分子却可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条新资讯可能会使我们付出所有心力应付威胁,造成意识的失序;但它也可能强化我们的目标,激发出更多的精神能量。
意识井然有序
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当发觉收到的资讯与目标亲和,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没有担心的必要,也无须猜疑自己的能力。我们不再怀疑自己,只因为我们得到了明确的鼓励:“你做得很好!”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使我们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照顾内心与外在环境的平衡。
里柯•麦德林在工作时常有这样美好的感觉。他跟胡里欧是同事,在另一条装配线上工作。他每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次。大多数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感到厌倦,但里柯做同样的工作已经5年多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常常思索如何打破纪录;就像一个苦练多年、只为了刷新纪录的赛跑选手,里柯也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新纪录。他像外科医生一般,一丝不苟地设计工具的安放顺序和每一步动作。经过5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
他力求表现得更好,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争取奖金和领班的赏识,但他往往并不张扬已遥遥领先的事实;另一方面知道自己行已经够了,更何况,以最高速度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快感,这时要他放慢速度简直是“强人所难”。里柯说;“这比什么都好,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里柯知道,他很快就会达到不能在同样工作上求进步的极限,所以他每周固定抽两个晚上去进修电子学的课程。拿到文凭后,他打算找一份更复杂的工作。我相信他会用同样的热忱,努力做好任何一份工作。
「A1,激活经验」
请回顾一件看起来单调或者乏味,你的内心也如此认为的事情,后来,这些事情从最初的单调变成了你乐此不彼的事情,请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件事情你将TA和你的什么目标关联了。比如打扫卫生,洗碗,或者机械的打印文件等等。
eg:儿子小时候总玩电脑中的扫雷游戏,我觉得那好枯燥,没意思,后来有一天,儿子在玩扫雷的高级模块时,拼命喊我去帮他看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一个雷,突然发现这个游戏可以帮助我梳理逻辑推理,。。。。(我没写完哈,各位亲要是参照我这个内容,要续写很多很多哟)
公司离家挺远的,即使有接送班车,每天花在路上来回的时间也要有3小时左右,很多人一听肯定觉得不可思议,也觉得这么长时间在路上太浪费了、太无聊了,而且要起早摸黑,一开始我也这么想,后来,我在想,这3小时不正是不被打扰的3小时吗!于是,在这3小时里,我看书、听网课、记笔记,列日清单,当然也会刷朋友圈啦,所以,坐上车的心情都是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