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爱写诗,一辈子写了一万多首,不过被大多数人记住的可能不足百首,甚至几十首?梁实秋说陆游“佳作寥若晨星”是有道理的。
不过就在“寥若晨星”中,有几首,其强烈的家国情怀、雄浑豪放的精神足以掩盖“少佳作”的“不知趣”。譬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摔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不仅有悲怆苍凉之感,更有铮铮铁骨气概,放到整个中国诗歌史里,也足够耀眼。
陆游出生在王朝的没落时间,大宋河山被外敌如切瓜剁菜大片割去,燕云十六州早已不见踪影,他出生时,甚至连京城、开封都相继陷落,王朝只好躲在东南一隅苟延残喘,延续着半条命。
作为一个文人,从出生到长大,其耳闻目睹,到处都是国家屈辱离乱的残破景象,内心的痛苦应该与抗日战争时的知识分子几无分别。所以,他的诗大部分都与家国联系在一起,而家国也注定成为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
在其后的七百多年里,这片土地历经数不胜数的战争,而家国情怀不仅出现在知识分子内心,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一如陆游曾经在国难中的悲愤,形成一股强大的、不可小觑的力量,最后塑造出一个看似一盘散沙却具有强大韧性且凝聚力的民族。
很多外国人一直对中国人不靠宗教来凝聚民族向心力感到吃惊,其实,这是他不懂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家国是一种用感性来表达的情感,而不是靠着理性来权衡的团结。它不是用耳提面命的口号或者竭力支持的朝廷宣传,就在代代相传的饮食中、节日里,在一个个古朴可爱的方块字间,孕育出天然的本能。
CCTV4曾经在《远方的家》中探访马来西亚的华侨,其中有个老人,在二战时抛家舍业,回到中国,为抗日出一己之力,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回来,他只是说:“我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其实,这个记者问的没有什么意义,爱国何来理由!
在海外的一些中国人,一听到国歌,就莫名激动,不是国歌旋律或者歌词如何让人激动,而是那曲调中隐含着一股强烈的家国情怀。
让·平,曾经是非盟的主席,他的父亲是中国人,一位在三十年代去加蓬“讨生活”的中国人。让·平曾经在一次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讲述他的父亲。六十年代的有一天,朋友来访,对他说:“看报纸了吗?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让·平的父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问道:“真的吗?!真的吗?!”当他确认了中国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消息后,激动万分。
一个远在非洲大陆讨生活的中国人,对于远隔千山万水的故土牵肠挂肚的关怀,让现在很多人看来觉得吃惊。中国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不会对他的家庭有什么特别现实的助益,也不会增加一丝一毫的财富,但是,他还是高兴,不为别的,就因为自己是中国人,与有荣焉。
梁实秋二十年代到美国留学,西雅图换车时在一家中国餐馆就餐,餐馆老板是一位早年去美国讨生活的“猪仔”。当他看到几个中国年轻人来到异国,这位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便用笔在纸上写了“唐人自何处来?”梁实秋接过笔在纸上写道:“自中国来!”,当他知道他们是一帮从中国来的求学的学生后,坚持不收他们的饭钱,并且还从柜台下面拿出几支雪茄烟来慰劳他们。
这个老华侨,一辈子可能都在节衣缩食为生活打拼,此时,却大方地对素昧平生的同胞免去饭款,还赠送他平日可能都舍不得抽的雪茄。他的慷慨,可能不为别的,就是希望眼前这帮年轻人当下的刻苦求学,将来能给自己那个多灾多难的祖国带来一丝希望。
而他,在异国他乡,寄人篱下之时,某一天,当和一群洋人说起自己的祖国时,他会自豪地谈他心中的老家,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得到一丝缥缈的无上荣光,就足够了。
《远方的家》摄制组跑到孟加拉国采访,看到大街上有一家名叫“中国商店”的小铺子,记者感到好奇,便走了进去。发现店主人根本不懂中文,经过交流才得知,原来他的父亲是中国山东人,是三四十年代从中国来到当地,随后一直生活在此。
他是父亲与当地土著结婚后,生下的第二代。他的父亲早已去世多年,他已经不会说中文了。他听说记者来自中国,热烈地和记者攀谈起来,用英文大声说道:他的祖籍是山东!虽然他一直没有机会回去,但是希望在一两年之内,回一趟中国,带上自己的女儿,认祖归宗。
他对记者说,他的父亲在世时,他还是个孩子,每天晚上,他的父亲都要喝点酒,然后借着酒劲开始大谈中国。语气坚定,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记着,中国以后一定是世界第一,而且必须要世界第一!”他听后暗自耻笑父亲的天真,“谁知道,几十年后,中国真的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他现在想起父亲曾经的话,感慨万千。
曾经浪迹在孟加拉国的老华侨,一辈子都在与苦难的命运对抗,当年,他离开家乡时,国家正值战火纷飞。来到异国,想来一定困苦艰难,但是,内心那种“国破山河在”的精神始终不曾被消磨,反而随着年纪增长更加坚定。
是什么让他如此热烈地讨论中国?是什么又让他如此乐观地相信祖国的未来?如果非要有一个解释的话,可能就是刻在基因中,发自本能的家国情怀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几年前,在一个外国人拍摄的关于两岸的纪录片中,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主持人采访台湾金门县的一位当地历史学者,请他谈两岸曾经的兵戈过往,这位学者讲完过往,突然在最后对洋人感叹道:“我们中国人历史上遭受无数次的纷争,内部的、外部的,但是没有一次气馁过,我们从黄河流域的小部落,变成现在如此庞大疆域的国家,就是因为我们历史上没有一次害怕过,每一次战斗,结果都将会使我们更加强大!”
这位历史学者心中的家国情怀,与七百多年前的陆游别无二致。
中国也正是靠着无数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支撑起来,不管在内部分裂的战乱年代,还是外敌入侵的危亡之秋,始终坚韧地,不屈不挠地,永不服输地汇成一条奔流不息的文明大河,在礁石与险滩之间咆哮怒吼,塑造出一个即使亡国也从来不亡精神的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