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群体对两人关系生灭的影响

          ——《围城》读后感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全书结尾这段文字,从时间角度,概括了主人公及其身边的人平凡愿景一路纷纷落空,留下人际的破损、事业的失意、价值的虚惘迷失。方鸿渐将远赴重庆,进入下一个“围城”,读者究竟是“心里又生希望”,还是了无生趣地检视这“死的样品”,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这部作品。

依钱锺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所言“人生虽然痛苦,但并不悲观”,似乎是前者,但看到《围城》全书浸没在的讽刺怀疑否定笔调之中,更多读者可能倾向于后者。

我选择后者,并不想从对知识分子的一般讽刺层面来看这“死的样品”,而想从庞大的第三群体对两人间关系的生成与摧毁这一角度,对全书主人公相关的人际进行分析。

方鸿渐不是什么完美英雄式的主人公,他充其量的美好评价是赵辛楣口中的“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前一句话表明他并不会在清醒的状态下有意惹是生非:首先是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控制力,能够做到不在关键场合大为失态;其次是不汲汲于名利,不会因为过度的吹牛拍马或者党同伐异等极端行为令人不快,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可以说是相当消极的,因此不具有惹人生厌的攻击性。但是这种消极,也让他无法适应民国时期、抗战时期国内依名头傍关系为基础的“名流”体系,无学位的空头留学、未深经营的人际关系,在根本上让他成为了一个无法独立的知识分子——回国的工作靠丈人家、靠赵辛楣,自己没有能力找到体面的工作。同孙柔嘉相比,他的无法独立表现在他所依傍的人并不是多牢靠的人,丈人周经理只在婚约意义上是丈人,难免因为丈母的不快而赶走方鸿渐;赵辛楣就更是误会的情敌与友人,人际变动的因素非常大,比如书的后半他就从与方鸿渐平等变得需要方鸿渐瞻仰,这样的人对方鸿渐的态度是否会一直保持友好援助,并无着落。而孙柔嘉厂里的工作是依靠稳固的亲戚关系得来的,因此在生存上孙比方更加独立自主,这无可争议。

方鸿渐的无法独立使得他在后续的每一个事件当中都没有拒绝他与另一人关系外的其他人——也就是第三群体——的必备能力。

对方鸿渐产生过吸引力的有鲍小姐、唐晓芙和孙柔嘉。

与鲍小姐的关系几乎不需要说明,这段关系当中似乎方才是鲍小姐与其未婚夫外的第三者,方鸿渐似乎只因为性而受到吸引。但回国航船这一个过程当中与鲍小姐的互动,已经鲜明地显示出第三群体对方与另一人物的两人关系足以造成震动级别的影响,也有方鸿渐嘴不饶人、多与人吵的性格特征。阿刘发现首饰、询问预订房间与再讨封口费,方鸿渐无可应对一再败坏鲍小姐对自己的印象。

对于唐晓芙的爱,大约是方鸿渐最为真挚的感情了。唐晓芙是清纯的理想女性,她的对方鸿渐的情感不是鲍小姐的引诱玩弄,不是苏小姐的施恩控制,不是孙小姐的“千方百计”,而是正常男女间几无心计积攒的感情,因此是最纯正的恋爱感情。可惜的是,这段感情偏偏发生在苏文纨、唐晓芙、方鸿渐、赵辛楣的四人错位追逐中,其中的相互隐瞒与相互控制,构成了庞大的第三群体的力量,尤其以苏文纨的影响为大。之前写道,方鸿渐无法拒绝、抵抗第三群体力量的侵入是因为无法独立,这里可以继续补充,无法独立不仅仅是社会地位造成的,还有他情感上令人惊异的优柔寡断,甚至到了不爱苏文纨也碍于情感氛围而吻她的地步。这样无法将第三群体力量排除出两人关系的病症,这样的极端软弱,几乎决定了他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必须以绝对稳固绝对同盟关系的两人关系的婚姻。方鸿渐不懂得坚定地在两人关系之外“围城”,直接造成了与唐晓芙感情的悲剧。

对孙柔嘉产生的感情,大都来源自孙柔嘉船上在隔墙听语后逐渐希望追求到方鸿渐而进行的设计引导。这里两人关系甚至是借助第三群体的力量发展的,比如作为引线的赵辛楣的暗示、最为关键的陆子潇情书事件、传言事件,似乎是逼着方鸿渐不得不订婚,甚至像是赌气订婚一般。孙柔嘉很有智慧,在婚前显示出依附、天真的态度,在婚后才露出有主见的本来面目,她是作为追求的“胜利者”而非与方鸿渐两情相悦的爱人与方鸿渐结婚的。至此本来也无可厚非,因为方鸿渐既然看开了婚恋关系,往后也几乎不会主动追求什么女性,唐晓芙则作为根源之痛埋在他心中的角落,此外他是愿意对孙柔嘉好的;孙柔嘉心愿得偿,也是愿意对方鸿渐好的。但这次妨碍的第三群体可谓体量巨大,来势汹汹,方鸿渐厌恶孙柔嘉的用人和姑母,孙柔嘉厌恶方鸿渐的父母、弟媳,除开方鸿渐的软弱,双方甚至在互为报复地不将第三群体挡在两人关系的空间之外,而是放任其恣意践踏二人本就基础不牢的婚姻关系,加上方鸿渐对外人懦弱而对内人骄横爱吵的(具有普遍性)恶劣性格,第三群体的不良影响一步步被放大了,最终造成两人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分道扬镳。

可叹的是,方鸿渐与唐晓芙、孙柔嘉之间还算是有真实的情感存在,家庭背景又较好,若仅在两人关系的空间当中发展,大概率能够实现婚姻美满的平凡愿景。可对于唐晓芙,过度的爱慕与软弱让方鸿渐提不起“抗争”的勇气,只因第三群体中苏文纨的言语自觉理亏而不敢辩解,放弃了挽留的可能。关于孙柔嘉,方鸿渐与其因为缺乏情感的厚度、相互的尊重而多看到对方想让自己难堪的一面、对自己不够关心的一面,而很少发现对方也常常在替自己着想,都有一颗想把日子过好的心,奈何两不阻拦的第三群体对于两人情感的杀伤力过于强大,可能的美满也只能化成钟鸣的讽刺、遗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