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景——
管理者 :你迟到了!
职员 :这才刚过 8 点。
管理者 :现在是 8:05,但我们是 8:00 上班,算你迟到一次。
职员 :我通常很准时的,昨晚加班赶一份报告所以今天起晚了点。这次能算了吗?
管理者 :迟到就是迟到,我们不能为你开了先例,否则其他人迟到该怎么算?
职员 :那好,以后不要叫我加班,我也会准时上下班...
是不是很常见?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坚持原则(迟到就是迟到)似乎很公正,也能杜绝「歪风邪气」。但实际上的结果呢?损害的不仅是职员的积极性,甚至是公司长久的利益,因为公司利润是由集体创造的。
站在职员的角度看,迟到一次关系不大。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是守时与否,而是是否为公司付出了。尽管迟到了 5 分钟,少了 5 分钟的工作时间,但由于加班或者平日里努力一下,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减少,甚至只会更多。
这是两种思路碰撞的结果,双方都在理,结果却水火不容。
我们也能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当职员们为公司加班,为项目呕心沥血的时候,很多管理者绝不会说什么;而一旦职员们犯了错,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就会立刻指出并采取惩戒措施,并且乐在其中。
真正考验企业管理的,不是看起来多么公正的条款,不是看起来多么诱人的激励措施,而是发自内心的互相尊重和认可。就是说,如果你是一名职员,当你需要管理者的支持,需要他为你争取,需要他为你出头的时候,回应你的却是冷漠和无能为力,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将会土崩瓦解,互相尊重和认可更是无稽之谈。
就拿迟到来说,很多管理者的口头禅是「早起十分钟不就好了吗?」员工很可能会想「我为什么要早起十分钟?」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呢?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一、规范化的控制欲望
很多管理者有强大的控制欲,认为职员是为其服务的,必须听从于自己。于是制定出许多详尽的规则,不管是职员考虑到还是未考虑到的,甚至是越细节越好。
但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为了突出某个人的领导地位,而是为了整合团队力量,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管理者的角色应该是团队的「服务员」,他应该支撑队员,为队员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激发其他人学得更多、做得更多、梦得更多、变得更好时,他/她才是一位领导者,和头衔无关。
二、量化工作量
为了给职员看起来更合理的薪酬,管理者不得不量化他们的工作量。
通常的做法是什么呢?看出勤率,看工作时长。
这给我们的错觉是,我们获得的报酬是和工作时间挂钩的,和付出无关。
但常识告诉我们,公司获得的利润不是看公司工作了多久,而是看公司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为何到个人层面考核指标就变成工作时长和出勤率了呢?
我想起曾见过的一件事例:
某企业的部门人员在下班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办公室。从考勤记录来看,他们经常加班到很晚。但如果你去办公室逛一圈会发现没有一个人干活,只是在喝茶、聊天、玩手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薪资是和工作时长挂钩的。从收益最大化来看,将一件事更快更好地完成并不合算,他们采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的策略。甚至有人在忙的时候,其他人袖手旁观,结果大家其乐融融。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管理者忘记了时间不等于价值。
正因为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时长被拉得越来越长。很多人发现自己不仅在上班时间工作,甚至在家、在路上都在处理公司事务,这是大多数管理者们乐于见到的结果。
于是有人认为通勤时间也应该算作工作时间。
英国的科学家近日表示,每日通勤时间也应计入工作时间,因为大多数人会在上下班途中查看工作邮件。专家表示,火车上无线网络连接的改善以及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的改进,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已延伸到了上下班的路上。科学家发现,超半数火车通勤族都会使用免费的无线网络发送工作邮件。他们认为这种习惯可能会破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项研究的合著者朱丽叶·杰恩博士表示,把通勤算在工作时间内有助于实行更加弹性的错峰上下班,能够"缓解高峰期的通勤压力"。
这个说法还是很合理的,只是这件事发生在国外,对于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愿望,国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代社会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很多管理者认为现在的年轻人(95 后)不如老一代职场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不服从管理,不能吃苦,总是自我中心」。
我觉得这是社会进步和传统职场文化冲突导致的。现在的年轻人(95 后)的观念或许和管理者(70 后)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所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我们应该摈弃差异,撇开偏见,寻找共同点。
共同点是什么呢?劳动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不管用怎样的态度(现代的还是传统的),无论用怎样的方式(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衡量的唯一标准应该是价值。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与薪酬相比,现代员工更看重在企业里能否得到尊重。
国内招聘网站智联招聘与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18中国最佳雇主百强评选报告》称,越来越多的 95 后开始进入职场,这代人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且非常注重自我体验。雇主需创造包容、开放、创新、尊重的企业文化,以吸引具有不同特质的员工。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称,好企业的核心激励机制并非薪酬,而是受尊重程度、培训和自我实现。
所以对于那些仍然抱怨「现代年轻人难以管理,不肯吃苦奋斗」的管理者,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说不定这些年轻人不是不能吃苦,而是认为不值得为你吃苦?
这是一个用心交流的时代,少些套路,多点真诚,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