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行善了吗?
在朋友圈中,经常能够看到朋友转化的自己同学小姨的二大爷家的不幸经历,然后在水滴筹或是轻松筹上发起众筹。
朋友亲自下场盖戳认证事件真实,希望好心人能够慷慨解囊,救人于水火。
当我们受情绪感染,为之转发时,刚好为众筹平台的获取免费流量舔砖加瓦。
平台通过你周围一个个貌似有点关系的熟人的不幸,与你产生共情,让情绪在你的关系链中流转,一步步攫取流量和资金,蓄起流量池和资金池。
生意基于流量。
有了流量后,就可以考虑变现了。
最开始,众筹平台被眼光放在了众筹款上。
有了一定众筹资金后,在用户提现的时候可以抽一定比列的手续费(抽取比列约千分之六)。
资金池的沉积资金可以用来拓展金融业务,毕竟金融市场的收割高效且隐蔽。
金融项目监管比较严格,需要搞一些能放在台面上的玩法。
比方说支付宝的那种互助和保险的模式就很高大上,用户都齐的,还是免费的精准用户,就差一把锋利的镰刀了。
业务模式被验证后,接着就是如何做到做强了。
你肯定立刻想到了资本对吧?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有了资本大佬们的加入,做大做强好像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
天下不只你一个聪明人,这个生意被发掘后,必然会有模仿者。
后来的分食者入局后,流量的获取就愈发困难了。
每天哪有那么多悲惨与不幸呢?就算有,那么多平台盯着,也不一定能轮的到。
鲁迅曾说过,没有需求,我们可以创造需求。
同样的,没有不幸,我们可以创造不幸嘛!
编故事,我们是专业的;P证明,我们有团队。专业团队,包您满意,您只需挂个名,等着分钱就行。
公元2020年4月14日,一段水滴筹和轻松筹员工激情对线的视频火爆网络,把众筹平台间的恩恩怨怨如实曝于世人眼前。
抢食时,发生点冲突,在自然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对于众筹平台的底层扫楼的地推员工来说,同行是冤家,每一个不幸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一笔的推广提成。
生存才是最大的体面。但圈外人看到这样的画面时,还是会……。
慈善这门生意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收割研究者”和“仁人志士”的发扬光大,如今已是世界最大的一门生意。无数人指着它维持生计,一些人靠着它纸醉金迷。
鲁迅曾说过,“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