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自己,始终还是在找自己。
提笔,一次又一次的提笔,但总是说不出个所以。
总的来说,过去的一年非常顺利。
去年春节的时候,前后几次去拜了菩萨。
说来也奇怪。作为一个高知识分子,却非常信奉神灵,见佛见菩萨都会参拜。
虽然深刻的明白,想要的一切都得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获取,但仍对神灵充满敬畏。
两次给菩萨上香都烫了手,在网上查了一下,说是”香得手“是个好寓意。 内心半信半疑,但还是秉承着希望努力前行。
2024.2.25更新-----------------------------
春节返校北京,开启了全年最高光的时刻。在那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三个月里(3-5月),我完成了两篇ccf A类会议论文工作。
5月,离京之前,实现了我人生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目标—— 带爸爸妈妈外婆奶奶在北京旅游。 雍王府、什刹海、天安门、故宫、景山公园、圆明园、颐和园、长城…… 说不上是有多尽兴,但肯定都了却心愿了。
此后的5,6月,回到了学校,尽情地享受了奋战结束之后的轻松和愉悦。
虽说是要整理一下nerfCar的前期研究工作,写个论文,但任务并没有被有效的推进。
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了和D一起找装修设计上。
接着又是7月暑假。
回想起表姐说的话,暑假时的我,开心和放松溢于言表。
那会儿刚得到ICCV录用的效果,肩上的担子放下了一大半,其实完全放下也不是不可。
没过多久,又收到了MM录用的消息。 整个人愉快地要上天的节奏啊~
随后,接到mentor的消息,又有一个实习的机会
我眼前一亮,觉得是和上一次一样,需要牢牢把握,包赢不赔的机会啊
但是想着还要正确一下AAAI,就搁置了一会儿。
最后还是放弃了AAAI,8月初出发,去上海折腾了一周之后,辗转又到了北京。
关于AAAI的投稿,我事后思来想去的还是觉得后悔了。
放弃了这次AAAI的投稿,意味这个工作从此就石沉大海了,再怎么翻江倒海,也无法让其浮出水面了。
此后的8月到24年1月,一直在北京实习。
这段时间相比于之前在京东的时候,过得非常舒适和自在。
同事之间的相处的氛围也非常好。
松懈之后付出的代价就是,关于两篇会议论文的扩刊工作一直没有得到推进。
估计是之前的胜利让我有些忘乎所以了。
没有压迫感,就很难沉静下来做事儿。
同样不美好的是,在北京实习6个月,论文一无所出。
下半年唯一的精彩就是 11月的时候,返校参加了奖学金的答辩,并顺利地拿下了国家奖学金。
到这里,我都觉得有点幸运之神眷顾过头的感觉。
但是抬得越高,我越怕摔。
这段时光,被我称之为“浮光”。
潜意识里,这样的幸运是会被花光的。
成功和收获还是得来源于自己脚踏实地的耕耘。
回想过去的自己,一无所成是小事儿,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思想散堕才是大事儿。
经常会想起一些话,
“写作是对自我最好的投资”
“写作是和自我的对话”……
我总觉得,我开始有一些不好的转变是从我丢掉了写作的习惯开始的。
不进行写作,就意味着,没有进行反思。
没有反思,就不能秉承初心,收获成长。
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提笔,想要写点什么,却又总是写不下去。
相反,我似乎把自己对外输出的需求,从写作纸上,变成了说出嘴里。
自己变成了话篓子,甚至有失分寸的话篓子。
每次说的时候很起劲,说完之后又觉得很不舒服。
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沉稳的自己了。
话已至此,分析一下现在自己的问题。
手机依赖太强。嘴里说着当下躺着床上看手机的人和百年前躺在榻上抽大烟的人无异,自己也缺深陷其中。
手机占据了我们太多工作、学习,社交、健身甚至睡觉的时间。
还是那句老话,科技是把双刃剑,取其利弊其害。错的不是手机,是我们自己。
不得不拿出十年寒窗苦读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了。
“不能控制自己的人,永远是自己的奴隶!”
从今天起,行动起来。
“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