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好一个很不错的创意,或是有了创业的想法,想象的非常美好,然后想着想着,就没有然后了。为什么?因为把想法变成行动本身就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作为精要主义者,在探索、排除的时候,通过淘汰无意义的事情,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设计一套体系,让执行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做容易做的事是人的天性。在本书最后一个部分,作者教了五个方法让执行做起来尽可能轻松自如,顺利无阻。
方法一:缓冲,充足准备带来优势
亚伯拉罕·林肯说过:“给我6个小时砍倒一棵树,我会先花4个小时来磨快斧子”。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我们为所做的事情留出一个缓冲时间,可以减少执行时的阻力。
我们总会习惯的低估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这件事情几分钟就搞定了”,“本周一定可以完成”,你是不是很熟悉这些话。然而当你去执行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外的情况,非精要主要者总会一开始就过于乐观的估计,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只好拼命补救,要么通宵加班,要么降低要求,最终花了时间,结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精要主义者,他们会提前规划安排,为意外做一些应急方案,一旦意外真的发生,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设置缓冲区呢?
1、作完善的准备
2、比预计时间多留50%
3、做好风险规划
方法二:找到主要障碍,解决障碍
想要提高事情的效率或者推进事情进展,最重要的的不是做加法,而是考虑什么限制了整体发展。比如提高业绩,是要多增加产品吗?还是增加销售人员?这些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简单的加法。
或许你可以从另外的一些角度思考,是不是销售模式需要创新?找到最主要的障碍,解决它。通过以下3个步骤,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1、弄清核心目标
只有弄清了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应该扫除的障碍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实现什么,所有的改变都是武断妄为。
2、锁定障碍
不要仓促上马,三思而后行。问问自己:“在我完成任务的道路上有哪些障碍?”“是什么阻碍着我完成任务?”把这些障碍列一个清单,评出优先级,然后根据优先级逐一解决。
3、扫除障碍
如果你要测试一个产品,最开始应该做一个原型出来去测试,而不是直接投入时间和精力,花了一整年,打造出一个完美的产品。这并不是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打造一个原型才是这阶段的核心目标。解决它,在进入下一阶段。
方法三:进步,小胜的价值
非精要主义者常见的做法是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要得到,什么都要搞定。这个行为背后是他们有这样一种错误的逻辑:努力越多,成就越大。然而努力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进行刻意练习(可以参考《刻意练习》)。
精要主义者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他们不会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平均用力,而是从小处着手,为每一次小进步庆祝。
要真正做好重要的事情,必须从小处着手,创造动力。然后,运用这种动力创造下一个胜利,再下一个,通过日积月累,直至取得重大突破。
三个小技巧帮你实现每天进步。
1、关注最低可行性进步
在美国硅谷流行这样一句话“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句话并不是让大家去制造垃圾,而是告诉大家不要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在做产品的时候,也应该不断问自己:“对目标客户有用且有价值的尽可能简单的产品是什么?”
2、做最低可行性准备
应对一个重要目标或一个最后期限,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方法。一种是早动手,小步前进;另一种是晚动手,一日千里。“晚而大”意味着要在最后一刻完成全部,通宵加班,把它做完。“早而小”意味着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早地开始。
3、直观地嘉奖进步
直观地看到自己正在朝着目标进步,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不要不屑于把这样的方法运用到你自己的重要目标上。
方法四:把行动变成习惯
运动员常常为了训练一个动作,反复上千次,目的是什么,就是把行为变成神经和肌肉的习惯,每次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是最佳自然状态,不会损耗心力。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大量的科学研究解释了常规使难事变易的运作机制。一种简单的解释是,当我们重复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神经元,或者神经细胞,会通过名叫“突触”的通信网关建立新的联系。通过重复,联系得到了加强,而且大脑能够更加容易地激活它们。
在重复中,我们掌握了常规,任务就变成了习惯。
杜克大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们所做的选择中,有40%是深度无意识的。这其中,危险和机遇并存。机遇在于,我们可以发展新的才能,把它培养成习惯;危险在于,我们可能会建立一些不好的习惯,它们很难改变。
那么如何才能改掉不好的习惯,替换成好的习惯呢?
1、彻底检修你的触发器
几乎所有人都试着改变过自己的某些习惯,比如戒烟、减肥等。你会发现哪怕很小的习惯,改起来都非常艰难。
习惯很难改版,但是可以被替代。比如每次你打开手机想刷一会儿朋友圈,这个时候,可以改变你的行为,关闭朋友圈或把微信APP转移到更深的目录,这样就打破了你的神经链路的习惯。
2、创造新的触发器
上面说了当你想打开微信的时候,你可以把微信挪到第二屏上,在原来微信的地方,放上一个读书软件,这样当你习惯的打开手机,想点击微信的时候,就会点到读书软件上。
3、先啃最难啃的骨头
4、建立混合型常规
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久而久之,确实会让人感到乏味。为了解决这个乏味,可以定周期性的习惯,比如每天睡前读书,可以这个月读故事类的,下个月读传记类的。
5、陈规陋习逐个击破
也许你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想要马上去改。请记住,每次只改一个。等新的习惯,建立了,再去改下一个。
方法五:专注,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除了当下,别无其他
想想怎么样在你的生活中运用这个理念。你是否曾纠结于过去的错误……一遍又一遍,就像被按下重播键的录像机一样,无休无止地重放着?你是否因为担心未来而忧虑重重,任由光阴飞逝?对过去的错误不能释怀,或者对未来要面临的事情颇有忧虑,也是人之常情。
精要主义者会把精力全部投入手头的工作,他们深知,事情的难易取决于努力与否,你若刻苦,它便容易;你若闲散,它便困难。
活在当下的三个技巧
1、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2、专注当下,把未来清除出去
把未来想做的事情,写下来,一来可以保证你不会忘记,二来可以先把这个想法从大脑中清除,给当下的你更多精力。
3、给每一个清单排列优先顺序
结语
到了这里,我相信你已经知道和了解了精要主义的原理和技能。成为精要主义长路漫漫,只有真正去实践以上所有的行为,才能真正成为精要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