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天气骤降,风呼呼地吹着,我早早地脱衣上床。忽然,大门被人擂得山响,伴随着一个女人喊老张的声音。我还没来得及下床,她径直走进堂屋。女儿在屋里吃饭,她问:“你爸呢?”说话带着怒气。女儿说不在家。她又问:“你妈呢?”女儿说在卧室。她二话不说直接推开我卧室的门。
我听声音就知道是后面那家的女主人,平时说话咋咋呼呼,还护犊子,动辄因为孙子和小伙伴闹矛盾就上门兴师问罪。这已经是第二次到我家告状来了。我还未开口,她就开始喋喋不休:“你看看,恁家孩儿和宇博(另外一个男孩子)都长恁高,他俩谁不比俺孙儿大一骨碌,俩人一起跑到俺家,把俺摁到床上打!俺的脸被挖烂几块……”
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换做谁都会生气,何况是打到人家门里。但我当时一点儿也不起急,因为我了解儿子,他不会那么冲动,无缘无故去打人。我劝她说:“婶儿,先别生气,孩子们打打闹闹很正常,大人还生着气,他们又跑到一块儿玩了,回来我问问情况。”她依然再说:“我总是怕孩儿们打架,回家总是扣他。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压下去了,反倒把人家的孩子顶起来了……”她余怒未消,我边安抚边打发,终于把她送出大门。
说实在话,对于他们两口子上门兴师问罪的毛病我很反感。他家男人还会因为这事情扯开嗓子骂街。我不想让儿子与他家孙子玩,可是小孩子一会儿吵吵闹闹,转身就忘记先前的各种不快,又把头抵在一起玩游戏。
八点多,儿子回来。我先问他打架没有,他说没有。我质问他没打架人家怎会找上门?儿子眼睛开始绷泪。我说不许哭,在外面无论发生什么矛盾,自己必须站得住脚。在外面玩,一是讲诚信,不能食言,在小伙伴面前树立威信;二是不能轻易动手,礼让三分,有礼有节,讲道理不通时再动手不迟。我告诉他后面少帅奶奶找上门了,问他敢不敢当面对质,他说敢。老张俺俩领着他一起去后院。他孙子一看我们去,直说不怨我家儿子,是他和宇博的矛盾,他俩打架了。我问他为啥不给奶奶说清楚,他说还没说清楚奶奶就生气地出门了。
我说:“婶儿,听见了吗?”她有点不好意思:“我也没问清,俺家这货也不是东西!”老张站在那里扯扯过去,说说现在,还是强调不能因为孩子们大人之间闹生分。我转身离开她家。
领着孩子去她家,一是澄清事实,还孩子公道;二,孩子惹事回家不能一味批评,教育他应该如何去做,不能让他遇事胆怯;三是让对方家长看清我们的立场和态度,以后不能轻易上门兴师问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