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业余投资者,竟然能够战胜那些高大上的专业金融机构和专家吗?读者心里是不是顿时想起: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今天我就通过华尔街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之口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来自《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感悟。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正反两方面来说,先来看反面。
1.专业投资者的劣势
作者先帮我们破除魔咒,他告诉我们,基金经理人中绝大多数属于心智平平、愚蠢迟钝、懒惰懈怠、溜须拍马、懦弱犹豫、盲目从众、因循守旧、死板照抄的人。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也是人,人类的通病他们都有,而且像其他人群一样,其中特别杰出的也是凤毛麟角。
我们要先从心理上战胜他们,除了多懂一些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的专业术语,他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1.1滞后性
专业投资者本身显然比业余投资者水平高,至少在选股能力方面,但他们能够选出优秀股票和实际投资这支股票存在巨大的鸿沟。他们受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滞后性就是之一。
只有在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一只股票适合于购买,并且许多著名的分析师们将其列入推荐购买的股票名单后,一只股票才有可能吸引专业投资者们的目光,而这个时候股票价格可能已经涨得很高,这就是滞后性。
存在滞后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投资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他们不是用自己的钱在投资,而是用客户的钱,所以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饭碗,也就是自己在同行中的排名,所以他们轻易不会去做特立独行的事情,如果成功了还好,如果失败了就是万劫不复。
而且这里的“失败”可能并不是因为专业投资者的判断失误,可能只是因为时间关系,投资决策的效果尚未体现出来,但客户的耐心是很有限的,看见短期股价的下跌,基金收益排名的下降,他们就要赎回了,所以专业投资者没办法用长期的眼光做特立独行且正确的投资,他们会死在黎明前的黑暗。
大家都抱团取暖、随大流、一窝蜂的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错了,大家都错,你作为客户,说不出我专业投资者的不是,如果对了,皆大欢喜。
总而言之,专业投资者并没有把客户的绝对收益放在首位,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相对收益,保住自己的饭碗,所以他们宁愿等,等大家都去买了,自己才去买,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2丧失独立
关于专业投资者的投资限制,林奇以衬衣作类比,新衬衣口袋里都会装有一张写着“四项检验全部合格”字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这个方法正是那种从统一批准的名单中选择股票的最佳写照。而批准购买的标准就是看到别人都在推荐这只股票而已。
华尔街的一条潜规则:如果你购买IBM的股票而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那么你永远不会因此而丢掉你的饭碗。因为如果IBM股价下跌了,客户只会责怪IBM公司,但如果你购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的股票,股价如果下跌,客户首先责怪的肯定是选出这只股票的你,因为只有你在买这一只股票。
所以,作为专业投资者,比如基金经理,如果面临两种投资选择,一种是有可能投资于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股票而赚到一大笔钱,一种是投资于一家已广泛认可的公司股票,且可以确定只有少量的损失,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赚大钱的可能性而选择亏小钱的确定性。
基金经理人是为了获得同样是专业投资者的上司和同事的认可而拼命工作,因为他要向上司和同事解释,为什么购买这只股票,而且管理资金规模越大,这种解释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大。
由此,他们“失去”了投资领域最宝贵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转为集体思考,他不断地提醒自己,只有与大家一起选择相同的股票,自己的饭碗才会更加安全有保证。
1.3限制
专业投资者从属于相应的金融机构,而机构又有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限制,来自于法律或行业规则。
比如,在华尔街,有些机构不允许购买有工会的公司股票,或无成长性行业或者某些特定行业股票,甚至不能购买“r”开头的公司股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一家共同基金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期总股本的10%,单只股票的投资总额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5%。
有些基金还受到公司市值规模的约束,不能购买任何一家市值低于某一标准的公司股票,比如1亿美元。这样的结果就是,只有当小市值股票涨到很高的价格时,机构才会被允许购买。
这些限制会导致专业投资者放弃非常多很好的投资机会。
以上,这些专业投资者的劣势,是其作为专业投资者所固有的,只要你一天是专业投资者,你一天就摆脱不了这些劣势,这也是我们业余投资者能战胜专业投资者的希望所在。
2.业余投资者的优势
当然,首先,业余投资者并没有上述专业投资者的劣势,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作者先给我们业余投资者极大的信心:
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
美国市场,以机构为主,所以专业投资者的竞争对手也是专业投资者,业余投资者可以扮演坐山观虎斗的角色,坐收渔翁之利。那在中国,这个规律适用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
2.1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投资行为的起点,离开了独立思考,其他也就不用谈了。作为业余投资者,这也许是我们最宝贵的素养,也是我们战胜专业投资者的基石。
丧失独立思考,也就丧失了我们最大的优势,要么跟在机构后面,结果只能是被专业投资者收割,要么跟在其他投资者后面,结果同样是被收割,只是收割人不同而已。
独立思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基于独立思考的决策,哪怕最终结果失败了,我们也能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降低下次失败的概率;如果是盲从,即使成功,收益早晚也要还回去,如果失败,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失败,迎接你的将是下一个失败。
作者甚至告诉我们,哪怕是他,我们也不用理会他正在购买什么股票,理由有三:他可能是错的;即使他是对的,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对这只股票的看法突然发生改变而卖出;你本身已经拥有了更好的信息来源,就在你身边。
2.2生活常识
作者特别强调来自我们生活周边的投资机会。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许多伟大的公司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变得伟大的,而是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最先发现这些现象和信息的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专业投资者,诸如基金经理和分析师,而是普通大众。因为伟大的公司肯定服务于更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陪伴企业发展壮大,掌握第一手的信息。
譬如伟大的GAFATA,我们天天用他们的搜索、手机、淘宝、微信、kindle等等,伟大的贵州茅台,很多人肯定都喝过吧,发现早期高速成长的公司,对业余投资者并非难事,只要你在生活中是个有心人,只要观察周围的人在使用什么,消费什么,什么刚需正在被什么公司满足。
2.3投资理念
发现身边的好公司肯定不是成功投资的充分条件,至少还需解决两个问题,还好这对于业余投资者并不难。
一是检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给企业做一个全身体检。毕竟,我们肉眼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最多算一个可能的机会,是不是真的是好公司,还需要更加细致的排除工作,这需要一点点的财务知识。
二是在确定确实是一家好公司后,考察这家公司是不是物有所值,也就是价格是否合适。再好的公司也是有价的,不存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买入的股票,哪怕这家公司再好。这就是对安全边际的考虑,价格得显著低于价值。这需要一点点的投资理念。
你是想扬长避短,还是想狭路相逢,别跟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