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博主在网上发布的“如何坐飞机”、“如何坐高铁”、“如何坐地铁”等一系列视频火了,很多网友表示这种科普很有意义,但在评论区却也有网友嘲讽:
“怎么会有人不会坐飞机啊?我厌蠢症犯了。”
“不会坐高铁?中国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蠢了?”
昨天央视网针对这些网友的评论发了一篇标题为《“厌蠢症”才是一种“真蠢”》的文章,用数据“我国有14亿人口,据统计,直到2020年,还有10亿人从来没坐过飞机;到2022年底,全国也只有53个城市通了地铁;”有力地教育了那些高高在上、满满优越感的“聪明”人。
读完央视网的这篇文章,我没有去看那位博主的科普视频,因为我想当然地知道她的视频对我毫无意义,用文章中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是“同温层”的人,更直白地说就是我不是这位博主视频的受众群体,但她的视频却让我想起了一个小女孩,她对我的触动3年多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应该是在2019年的暑假吧,有一天上午我乘电梯回家,电梯里除了我之外有两拨人,一拨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和他的奶奶,他们我认识,是我们小区的业主;另一拨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她的爸爸穿着“达达快送”的制服,看他的行头应该是来小区送货的骑手。小男孩和奶奶进电梯后按了楼层就往电梯里面走了。小女孩和她爸爸是后来进的,这位爸爸按了楼层后就忙着看手机。我们小区电梯门如果等它自动关闭的话就需要等几秒钟的时间,所以大家一般都会手动按电梯门的关闭按钮,这样乘电梯就会快一点。奶奶看见没有人再进电梯的时候就说了一句:“关下电梯。”这时站在电梯按键处的小女孩就按键了,不过她按的是开门的按钮,而且一直按着。
接下来我就听到小男孩大声而欢快地说:她不会按电梯,奶奶、奶奶,她不会按电梯,关门还一直按开门,我都会按的……
如果不是小女孩爸爸下面说的话,可能我也会忽略掉这一天这一幕的画面。
小男孩说着“她不会按电梯”时,小女孩窘迫的放下了按着开门按钮的手,并羞怯地后退几步紧紧地靠近她的爸爸。这时,小女孩的爸爸急切而有点语无伦次地说道:“她刚从老家过来,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也有电梯的,只是还没教她怎么用。我今天出来送货,就带她出来玩一下……”
我很认真地听了小女孩爸爸说的话,他大概是想表达他们现在住的地方也不差、他们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他也许是想极力逞强地去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吧。
小男孩还不懂得什么是恶意,所以他肯定没有恶意,他纯粹是觉得比他大的姐姐没他厉害,这必须炫耀一下。而那些犯“厌蠢症”的人大概就是带了恶意的“小男孩”吧,以为他自己会的、他拥有的东西世界上其他的人就应该也会、就应该也拥有,当一旦现实和他们以为的不一样时就萌生了身份和阶级上的优越感,所以就跳出来讥笑几句。
其实,我也想引用央视网的话对这些人说一句:“厌蠢症”才是一种“真蠢”!世界是广阔的,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很多人可能从没坐过地铁,但他们看过满天繁星;他们可能从没吃过肯德基,但他们能分辨出韭菜和小麦。如果因为“没坐过地铁”就被冠之于“蠢”、没见识、被嘲笑的话,那那些嘲笑他们的人才是一种“真蠢”!他们虽然“坐过地铁”,“吃过肯德基”,但他们也有他们的知识、见识局限啊,他们也许一生都没见过繁星点点,他们肯定会分不清韭菜和小麦……这些也是很多他们嘲笑的所谓没见过世面的人们眼里的基本见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