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东西该怎么办?

雯妈有一双儿女,儿子4岁,女儿6岁,儿女双全,凑成一个好字,本该非常幸福。可是这几天她特别烦恼,来找我聊天。原来她好几次都发现女儿在学校私拿了别人的东西,更让她生气的是,儿子竟然也有了类似的行为。这让雯妈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为什么我的孩子竟然会“偷”东西。 

雯妈还说,我一直都教育他们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在发生这些行为的时候也已经进行过严厉批评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那我们来说说,家长发现孩子私拿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

1、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期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反思一下,是否跟孩子心平气和讲过私拿别人东西的不良影响,是否让孩子感受过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私自拿走的感受 。 

4-6岁的孩子对于对错观还没有那么明确,对于私拿别人的物品的认知也还没有那么清晰,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耐心引导,通过一些小故事,跟孩子讲清楚,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也可以引导孩子感受下,如果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要单纯讲大道理,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2、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当你看到孩子“偷东西”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东西”的小动作越来越多。父母可能认为“偷东西”是很严重的事情,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成长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小错误,更确切的应该称为私拿别人的东西。 如果父母不去强化这个小错误,而是进行正确的引导,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认为孩子这是偷窃行为,并且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惩罚,给孩子贴上的小偷的标签,那就相当于把孩子推向了深渊。本来天真无邪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坏孩子,从此以后就朝着坏孩子的方向发展。 

3、和孩子一起来讨论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要如何补救这个事情,可以让孩子把物品归还给他人,并且进行诚恳的道歉。 这个过程中也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家长也要在这个过程给孩子信心,鼓励和支持。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只要改正错误,依然是好孩子。

如果家长能够心平气和的做到以上四点,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始终认为,孩子天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出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很多时候是为了引起家长关注,也有一些孩子的不良因为是由于家长过分严厉的教育导致的,家长的批评和惩罚就是加重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所以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减少不良教育方式,其次才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家长不能改变不良教育方式,那孩子的问题是没有办法从本质上解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暗示教育,为何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如今,现在的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有“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
    田园泥土香教育阅读 2,408评论 6 16
  • 一年前的自己,生活被各种烦恼的事情纠缠,身材臃肿,带着嗷嗷待哺的女儿,报了各种学习课程,就是一直在搁着,指望有一天...
    一十七掌阅读 343评论 0 4
  • 这里有很多人,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 感觉到自己被束缚的时候,大概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怪,当时间...
    赵怡迪阅读 227评论 0 0
  • 温故《Java核心技术》,所以基本上是根据这本书对基础进行部分拾遗,看到哪儿记到哪儿 类关系 依赖(use-a) ...
    iLyer阅读 598评论 0 49
  • 一个小老头寄居在我家,人家都以为他是好人。 后来他的手下告诉我,老头要他们研制毒药。如果没有毒死别人的话,就叫他们...
    幸美人阅读 242评论 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