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一人柳芳华,家中巨富,周围聚集了百十食客。他为人豪迈,只要食客有难和他开口,哪怕是千金,他眉头都不皱就借出去。可惜很少有人偿还他。长此以往,柳家显现出衰败迹象。
柳家众多食客中有一位儒雅文人名唤宫梦弼,陕西人,和柳芳华最是要好,每次来柳家一住就是一年,不过宫梦弼从没有开口和柳家借过钱。
柳芳华有一个儿子唤做柳和,从小受到父亲影响,对食客也是异常亲近,不过食客看在柳芳华面子上,表面对柳和假意奉承,只有宫梦弼对柳和真正的亲近,经常带着柳和掀开柳家五处宅子的地砖埋石子,玩藏金子的游戏。其他食客见到后纷纷对两人的幼稚嗤之以鼻。
又过十年,柳家衰败迹象愈发严重,再无力支撑那么多食客,很多人纷纷离开了柳家。柳芳华为了维系剩余不多的食客,不惜贱卖地产。柳和从小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不懂持家。柳芳华去世的时候,柳家居然没有余钱为柳芳华购置棺椁发丧。最后是宫梦弼掏钱为柳芳华发丧下葬。柳和如同溺水的孩童紧紧抓住了宫梦弼这根最后的稻草,凡事都依靠他。宫梦弼来柳家经常从袖子里取一些瓦片抛到角落里,柳和不解,不过也没有细问。
柳家的日子越过越难,只能靠贩卖家中器物来度日,柳和每次见到宫梦弼,都哭诉一番。宫梦弼拍着柳和肩膀说:你还没有真正品尝到贫穷的滋味,男人一定要自立,没有自立的能力,就算给你千金,最终结果也会如现在一般。
又过了几年,柳家卖得家徒四壁了,再也卖无可卖,宫梦弼也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登柳家大门。
柳家母子开始食不果腹,每天只能吃一顿稀粥度日。但是柳和已到了婚配的年纪,柳家原来和无极县的名门黄氏从小定过亲,柳母让他去无极县的黄家去商讨婚期。柳和硬着头皮徒步赶到了无极县,却连大门都没能进去。黄员外知道柳家家道中落了,早有意悔婚,特别听小厮说门口的柳和破衣烂衫,脚上的鞋子都露着脚指头,心中厌恶更加强烈。他让小厮传话柳和务必筹措一百两银子来,否则婚事告吹。
柳和听到黄员外的话,悲从心头起,再也顾不得颜面,当街嚎啕痛哭。黄家隔壁刘奶奶看不过去了,把柳和请到自己家,让一日水米未进的他吃了个饱饭,又把自己的积蓄半两银子送给柳和,让他不至于乞讨回家。
回家后的柳和同柳母费劲心思商量如何筹措一百两银子。以前经常有食客和柳家借钱,柳芳华是来者不拒,出手阔绰,但是却从来没有讨要过欠条。时至今日,柳和耗时月余四处讨债,却一文钱都没有讨回来。
柳和终于品尝到贫穷的滋味——缺衣少粮,天天饥肠辘辘,尊严在他人面前一文钱不值,好好的未婚妻在贫穷面前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此刻柳和特别期待能和宫梦弼推心置腹畅谈一番,告诉宫叔叔,他已品尝到了贫穷,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自立?
筹措不到一百两银子的柳和苦笑一声,不得不把未婚妻的事情抛之脑后,或许黄家小姐早就嫁做他人妇了。谁成想一日午后,有一个破衣烂衫,手脚皴裂,满脸黝黑的女子敲开了柳家的大门,她告诉柳家母子,她就是无极县黄氏,和柳和有婚约在前,此次前来是成亲的。
柳家母子大喜,赶紧迎她进来。一番沐浴更衣后,黄家姑娘变成了一位光鲜亮丽的貌美女子。柳母当然高兴了,当夜就为两人成亲了。
原来那日,黄家姑娘知道父亲赶走了柳和,心下不满,和父母争吵一顿,他告诉父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虽然现在柳生窘迫,可不见得穷一辈子。
但黄家父母哪能让人白白娶走姑娘,早就四处找寻能付得出礼金的有钱人,很快就寻到一位小财主。黄姑娘知道父母要把自己嫁给小财主,一狠心换了套破衣,又用青泥画花了脸,连夜逃出了黄家,一路讨饭寻到了柳家。
两人成亲后,家中又多了一张嘴,负担愈发的重了,柳母常常觉得对不住黄氏,可是黄氏经历过沿街乞讨栉风沐雨的苦楚,现在每天能安稳度日,早已心满意足了。
一日黄氏打扫房屋,在角落里发现一些瓦块,用脚踢了下,沉甸甸的,仔细一看发现那些瓦块居然是银子。黄家姑娘和柳和赶紧四处清理家中的角落,废了一番气力后,出乎意料得找到了几千两银子!
柳和忽然想起当初宫梦弼在柳家时经常四处抛洒瓦块,在他小时还常和他玩埋金子的游戏。可儿时的房产都典当给了别人。他赶紧用手里的银子赎回了柳家原来的房产,循着记忆把地砖撬开,发现当初埋下去的石子居然都是黄澄澄的金子。
柳家开始购买奴仆,添置土地,一夜之间又成了巨富,甚至比往昔更加富庶。
柳和想起宫梦弼的话,人要自立,只有自立才能真正战胜贫穷。他把家业交给媳妇精心打理,自己则开始闭门读书,寒窗三载后,柳和高中举人。功成名就的柳和念及无极县刘老太太当年的一饭之恩,带领数十随从,锦衣骏马前去道谢。
隔壁的黄家因为流寇劫掠,家财尽失,黄员外夫妇此时家境窘迫,远远看到柳和骑着高头大马,众星捧月般行来,早就羞愧的无地自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