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围城》大名,尤其是关于“婚姻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个比喻。最近终于寻得机会,一睹芳容,只觉得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读。
像围城的不仅是婚姻,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也大多如此,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另外,从书中还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的万态,亦可以延伸至今天的生活百态,中有许多讽刺。第一次读《围城》,以我浅薄的人生阅历,略有一二浅薄的阅读体会,记录以下。
一
这本书中,“围城”一词出自一段对话,褚慎明说英国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子,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若干岁月之后)方鸿渐说:“我还记得那一次是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
二
关于说“婚姻”像“围城”,我没有结婚,虽然是一个适龄女青年,我对此也没有过多感想。但是我理解了校园恋爱和进入社会后恋爱的不一样,学校是个保护伞,懵懂无知的少男少女还没有生活的压力,所以恋爱也无需考虑生活的责任,无忧无虑,自然是轻盈美好;进入社会后,就需要承受生活的责任和琐碎,恋爱不是浮与生活之上的,自然也有了重量。
书中另有一个说法: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娶得并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一个。这跟张爱玲那句耳熟能详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确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倒是异曲同工。我想这大概是“婚姻是围城”的原因。另外,这话读来有种凄美的感觉。
除去相亲对象,方鸿渐这段可见的人生中共有四段恋爱,这四段恋爱是方鸿渐在一个个爱情围城中“进去、出来、进入下一个”。
第一段,是在回国的船上和鲍小姐。我觉得这段算不上真正的恋爱,方鸿渐明知道鲍小姐有未婚夫,也并不爱她,只是荷尔蒙的作用,他们在一起了一段时间。一次,方鸿渐要吻鲍小姐,鲍小姐顺势要方鸿渐说“爱她”,方鸿渐就犹豫了:“好像一切没有恋爱过的男人,方鸿渐把‘爱’字看到太尊贵和严重、不肯随便应用在女人身上,他只觉得自己要鲍小姐,并不爱她,所以这样言语支吾。”
第二段,和苏文纨小姐。我觉得这段也算不上真正的恋爱,刚离开鲍小姐,方鸿渐就和苏文纨好上了,当然,只有苏文纨和旁人觉得他们是好上了,方鸿渐自己只觉得他们是普通的朋友。但是,即使方鸿渐知道苏小姐的误会,他还是接受苏小姐对他的好,甚至还有一段十分经典的月夜浪漫对话:“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这月亮会作弄我干傻事。”我觉得在这点上,方鸿渐有些不太厚道,“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
第三段,和唐晓芙小姐。方鸿渐是真心爱唐小姐的,唐小姐也是爱他的。但是这段恋爱在阴差阳错中互相伤了心。我觉得这也是方鸿渐自找的,方鸿渐和唐晓芙小姐好的时候,并没有和苏文纨小姐撇清关系,所以导致唐小姐误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另一方面,方鸿渐又有自己所谓的自尊,不愿解释,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方鸿渐需要为自己的不厚道和敏感的自尊心买单。
第四段,和孙柔嘉小姐。这段感情之后,他们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段感情,方鸿渐属于后知后觉型的。他俩还有赵辛楣一行人历经舟车劳顿到达三闾大学后,赵辛楣发表了关于“结婚和蜜月旅行次序”问题的重要看法时,对方鸿渐说:“孙小姐经过这次旅行并不使你讨厌罢?”大概这个问题激发了方鸿渐对孙小姐的兴趣,他甚至会为她吃醋,但是也并没有明显的恋爱表现,在“四起的流言”中,他俩就订婚了,随后在赵辛楣的建议下,没有双方父母的见证下,自行举行了结婚仪式。他们的这段婚姻正好体现了方鸿渐心里的那段理论:“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
书中最后一大段篇幅都是在描写方鸿渐和孙柔嘉小姐二人的婚后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吵架。孙柔嘉与公公婆婆、妯娌互相看不顺眼,方鸿渐与孙家姑姑互相看不顺眼,方鸿渐与孙小姐带来的佣人也不和睦,再加上方鸿渐的工作也不是很顺意,生活琐事一地鸡毛,矛盾逐渐升级恶化。在一次悲惨的争吵中,故事落下了帷幕。
五个小时前,两人还各自想要尽力挽回;五个小时后,便覆水难收。“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物是人非,都用不着沧海桑田那么久。
二
关于“职业”像“围城”,我去年7月入职,至今15月整,对“职业像围城”也没有过多的感想。关于“人生的愿望”像“围城”,我更不敢奢谈。“围城”是什么?我想大概是不断的不满足,是远方。就像所有漂泊的人生,都梦想着平静、童年、杜鹃花;所有平静的人生,都梦想伏特加、乐队和醉生梦死。
方鸿渐的职业之路最具典型性的,我想应该是在三闾大学这一段。在这个大学里实在发生太多的事情,且说一件。
应赵辛楣的推荐介绍,方鸿渐拿到了三闾大学教授职位的邀请函。之所以能拿到这个邀请函,主要原因是方鸿渐有个留洋的博士文凭。所以,首先说说他的留洋博士学位证书吧,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这是个假文凭,倒变成了奇耻大辱。方鸿渐受岳丈资助留学,“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宿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留洋快要结束的时候,岳丈和父亲都要他给了博士学位证书,无奈之下,他只好办了张“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的假文凭。这张假文凭还让方鸿渐在归国的时候风光了一把,也得到了三闾大学教授职位的邀请函。
抵达三闾大学后,方鸿渐不愿在自己的履历上填博士学位,以求心理平衡,却因此被降职为副教授。方鸿渐发现同事韩学愈的文凭也是购买的,而且还和自己是同一个学校——“克莱登大学”,韩学愈因为这张文凭在教授中学位最高。“撒谎骗人该学韩学愈那样才行,要有勇气坚持到底。自己太不成了,撒了谎还要讲良心。假如索性大胆老脸,至少高松年的欺负就可以避免。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居然一箭双雕地兼备了。鸿渐忽然想,近来连撒谎都不会了。”
呵,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西西弗读书原创,首发同名公众号,欢迎关注评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