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的时候我连电影版的《如果杜拉》都还只看了一半,如果把这个比作一个项目,差不过已经延期将近两周了。近期混乱的生活已经不是用水逆可以来解释的了,然而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进化成一个无比佛系的中年女人——管它麻烦滔天,我凑合过我的日子。
这差不多是我之前跟一个朋友分享过的一种劫后余生大彻大悟后的观点:放过自己,才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唯一方法。尽管这又和TJ老师的“死磕自己照亮别人”有点矛盾,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磕得动尽管磕,磕不动随时跑路——这是我能将自己D的经验贡献给周围人类而带来的最大贡献。我曾经死磕过自己,最后把自己磕死了,所以我知道该停手的时候还得停。以至于我现在看到JD上写“抗压强”都自动滚得远远的,实际上我知道我比大多数人都抗压,在一片混乱中已经能淡定地安排好1234,保证一段时间内生活不止于停摆。然而这又如何呢?没有必须完成的目标又何必把自己搞得没有退路ho
经过小强老师和鲜肉同学的推荐,这几天在看《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低俗没啥内涵的人,想沾上文青的味儿最终还是那个洗脱不了二次元的中二气。努力着努力着也就放弃了,爱咋咋地吧,人活着最重要是开心嘛~
啊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嗯,感觉管理学院的那个调调都那样:Why->How->What?先对你灵魂拷问,然后进行战略定制,再去想具体实施。反过来推我自己的人生,也有点那种奇怪的调调:
我原先一心是想做个广告人的,当初第一志愿还是传播学,对就是被小强老师强烈鄙视的对面的新闻学院里的传播学。然而……我并考不上,连FDU的计算机系都没给我个猫洞让我进去。然后我莫名其妙读上了用来填补支援空缺的经济学类(SHU的新闻学分数都好高,轮不到落榜青年),经过一系列猛如虎的操作成为了四大民工走上了财务的不归路。
结果我又因为一系列猛如虎的操作转到了技术开始写SQL,并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努力探索着下一步的打法
哈?我是不是应该学着竹井久来一句“每张牌都有它的意义”
回到标题,就我看了半部的《如果杜拉》来说,能想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吗?然后给自己做定位?
我前几天想过,如果把我家春丽比作一个产品,why我鸡她?how我鸡她?我鸡她成what?
毁掉一个人的方法确实是让TA忙得没办法思考,一个人低头拼命奔跑的结果就是:既不知道跑到哪儿了又不知道在跑向哪里。当然,有句话也说得很对,现代人为啥老要抑郁: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所以我只能用一句商学院名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