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王小麦老师的《我为什么建议你们多读书,少写作》,这是我开始坚持每天写文以后,看到的最喜欢的建议。
最开始想要练习写作,是源于阅读。在读书的时候,总有些文章,让我感触颇深,总有些句子,让我惊叹。我想记录下自己的感慨,我想把自己的共鸣抒发出来。可是,真到写时,总会词不达意,阅读修改时,只觉得满纸的浅薄。
由于每天要交作业,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每天写,强度还是蛮大。因为这种潜在的压力,让我总感觉焦虑。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这种焦虑导致的,便是满心的功利和过分的努力。于是,像极了风中飘舞的芦苇,没有根,便四处飘摇,无所归依。其实,不往内看,单纯地往外看,本身就是一场太过滑稽的冒险。”
“写作亦如是,不从灵魂深处寻找答案,却流于形式技巧,注定是无法长久。”
读到这里才记起,我要写的缘由是因为读,而读多了自然是想写的,读和写本就不分家。
可是最近,读书的时间变少了,没有输入,自然是写不出来的,而自己写的流水账,哪里都看不上眼。这样的基础上,谈何提高?
看过许多文章,写得好的,都能看出作者的文学素养很好,那一定是经年累月的阅读积累而来,那是靠那些文学大作浸润而来的。没有谁,能够在写作这条路上,一蹴而就。
记得读书的时候,导师建议我们不要轻易发表文章,因为我们的观点还不成熟,一旦发出去,那便是学术成果,是跟随自己一生的标签。写文章也是一样,在我们没有那样深厚的基础时,先别期望成功,安心积累,踏实读书,汲取营养。
小麦老师,更强调的是“从灵魂深处寻找答案”,但并非认为技巧的学习不重要,这也是在慢慢地练习中,逐步提高的。刚开始写的时候,我没有素材,每天照着作业题目,逼自己写,挤得难受。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养成了写的习惯,不再缺素材,而且也懂得了观察,字词句的反复斟酌,段落与结构的规划。
在输出的时候,就发现储备是多么贫乏,思想和眼界是多么狭隘。这个短板,怎么破?唯独慢慢积累。
“所以,收起焦虑,好好去读几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