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后,有过几次醉酒的经历。
刚出来那年,在里斯本郊区工作。每个星期有一天轮休,就到里斯本的“货行”地区去玩。货行(hang)号称葡国的唐人街,这条宽阔的马路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宝马街,据说是葡国的一位名人曾扬鞭跃马于此。街道两边中国人开的小吃店小超市很多,山东的饺子、兰州的拉面以及江南的米线等各地特色美食比比皆是,总有一款能打开你思乡味蕾的小吃,频频在向你招手。
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那天在街上闲逛,竟碰到了一位初中同学,在国内二十多年没见过面,没想到在小小的葡国却碰到了。便相约着一起到青岛老乡开的小吃店去叙旧,点了两盘三鲜馅饺子,一个尖椒炒大肠,一个黄瓜拌猪耳朵。在超市没见过有卖猪大肠的,大概老外不喜欢吃吧,不知道老板是从哪里进的货。
在葡萄牙自然是要喝葡萄酒的,在推杯换盏忆往昔峥嵘岁月中,不知不觉两瓶干红已见了底。老同学说再开一瓶吧,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当第三瓶见底的时候,我对老板说再开一瓶吧,老板说二位老哥差不多就行了,葡萄牙的红酒后劲可不少哩。我说瞧不起我是不是,在国内一瓶六十度的二锅头都没能撂倒我,这十几度的红酒我还真没放在眼里。
借着酒劲儿,又学着武松的口气对老板道,怕我付不起酒钱不成,有好酒尽管拿来。老板边开酒边笑着说,老哥海量。
酒喝得尽兴,话聊得通透。酒足饭饱,二人勾肩搭背走出店来,勾肩搭背并非显示有多亲热,感情有多深厚,而是都有些许凌波微步式的醉态步伐,相互支撑着不至于打醉拳把自己跘倒而已。
走至十字路口,相约下次再聚,千叮万嘱,各自保重,车轱辘话说了一火车,才恋恋不舍地各奔东西去了。
独自一人走在街上,小风一吹,竟有点头重脚轻之感,方知老板所言不虚。
走下地铁口,进到站台,醉眼朦胧地瞄了一眼线路图,还没等捊顺,刚好一班地铁驶来停下,车门打开,就随着人流走了进去,当再次仔细地看了看车门上方的线路图时,感觉有点不对,似乎方向坐反了,于是在下一钻果断下车走到了对面站台。
到达中转换乘站坐扶梯上去出站,却怎么也刷不开通小门了,旁边的黑人保安见我步履踉跄,醉眼迷离的样子,就拿出卡默默地帮我刷开了门,我连忙用葡语说了声谢谢,迈着“S”步走了出去。
到我所工作的小镇还要坐十几分钟公交车,没想到又稀里糊涂地坐过了站,惊慌之余赶紧拿出店里的名片给司机看,司机接过名片看了一眼,就示意我先坐下。车子又往前开了几分钟,对面驶来了另一路公交车,司机和对面车上的司机打了个手势,然后停车让我下去,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走到那边上了那辆往后返的车。
非常感谢在异国他乡遇到的这些素不相识的热心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不至于让一个醉汉流落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