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工作是所有年轻人的向往。工作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唯一路径,而是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
1).强势的老板思想要改变了!
一些老板还存在这样一种思想:我给你工作,给你发工资,你就要24小时给我工作,要承受住所有的压力,不能有任何抱怨。而且还不跟你沟通,觉得沟通就是矫情,你又不是小孩子了,干嘛还要我给你做情绪疏导。
所以在这样老板的管理下,整个公司的氛围自然是一片压抑,死气成成。本来很想做出一番成就的人,待久了也会变得豪无激情,因为凡是都要去契合老板的想法。最后只能是离开公司。而老板依然也不会觉得怜惜,因为他们认为钱可以请来一切人才。
这样的公司,所谓的HR,一切都是以老板为主。而对于人才与公司的匹配度,对人才的多维考量也就粗糙很多。
这就是属于典型的人事行政阶段,属于企业管理的1.0版本,而人力资源是2.0,人力资本是3.0
2).管理公司靠人情行不行?
很多公司大了,老员工会怀念公司初创时期的情分。
都说创业时期“10个员工9条枪”,感觉自己身边每个人都很牛,其实这是一种心里满足。作为老板,创业的时候,你穷员工也不嫌弃你,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推心置腹,相互串门,知冷知热,形同手足。作为员工,老板也是手把手的教导你,尊重你在乎你认可你,什么机会也会留给你,自然是心怀感恩的。
这份情谊,相互都蒙上了“感情"的色彩。但是公司变大后,老板和员工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因为彼此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投入和情感投入了。
所以靠人情管理,只能是小公司,或者说小圈子。人多了,精力不够,了解不够,正因为有管理边界,所有才会有管理层级,最后出现组织。既然是组织,就需要制度的统一,从而实现公平有效的管理。
管理学界,对于最佳管理边界的人数上限给出的答案:7人。
3).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具有战略的思想!
而其实“人”是最难管理的。因为人是没有固定答案,并且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实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也是“人”,人力资本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本思想。
员工就是你手上的股票,你选择TA,可能会让你亏,也可能会让你赚,而管理的核心作用就是充分挖掘TA的潜能,引导TA全面快速成长,让TA有更高的溢价,从而让你赚。
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让人不再是“成本”,而是“资本”。
“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柳传志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一切按制度办事”。即企业以程序化、标准化、透明化的制度规范组织的行为模式,以期达到步调一致,高效率的效果。
大部分公司的管理都需要刚柔并济,两手都要抓,确保组织的高效能运转。
4).如何人性化管理?
1.时刻与员工保持充分的沟通。
做管理 ,我们容易有一个毛病,就是等到员工出现问题了,才会找他做沟通,而不是把沟通当作管理的日常工作。在知名企业里,管理者每3个月必须与员工进行一次沟通,询问TA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还要留下沟通笔记。方便下次查阅,看员工是否有提升和改善。哪怕是这个领导离职了,关于这个员工的所有沟通资料也能让新领导快速的了解员工的成长历程。
2.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
挖掘员工的潜能,全面培养让他获得快速成长,员工能够有效绽放,更好的为工作创造价值。公司应该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基本的三大系统培训。针对新人的培训,针对中层管理的培训,针对高管的培训。
3.合理的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所有的奖励必须做到“人人都有份”,哪怕份是有大有小。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性。很多公司重视销售的奖励,而对生产部分,服务部分的奖励就没有,导致生产部份和服务部分马虎对待工作,客户投诉率上升,影响公司品质,自然销售就会大打折扣。公司运作是一个精细的链条运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都很重要,所以奖励必须人人 有份,只是更具贡献率给与多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