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1800个字,阅读需要8分钟。
当我正式开始准备鸡娃的时候,我才发现鸡娃的世界别有洞天。
这个过程我走了10天,主要干了什么呢?要解决什么问题?互联网的信息铺天盖地,我本着够用和有针对性的原则,我主要关注了几个微信公众号(后面坚持更文的话,我会一一推荐),了解了鸡娃的可能性和主要操作,涉及的资源,心态和工具,主要解决如何鸡娃和坚持鸡娃的心法,所谓要在战略上重视,在战术上藐视,先心法后技法,中年老母亲特别是二胎母亲的时间宝贵,浪费不起。
如果不是大娃在读一年级,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也许我不会真的开始鸡娃。因为读了一年级,我才发现所谓的学前教育,幼小衔接,快乐童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厢情愿。这个变化的,不确定的,竞争激烈的社会,已经从我们的成人世界延伸到了孩子世界,如果你鸡娃了还可能不会掉大部队,如果你一直不鸡娃,一直奉行佛系教育,岁月静好,静待花开,结果会给你猝不及防的警告。这就是所谓的在鸡娃前要自鸡一把吧。这么说并不需要你一直鸡娃或者像斗鸡一样斗志昂扬,满腹鸡血。最起码对鸡娃了解一下,还是没有坏处的。那要解决哪几个心法呢?
一 没有理念如何鸡娃?
当你走进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完全不是问题。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你关注鸡娃的时候,那些大咖牛人,那些成功的案例,甚至是具体的方法,都会在你面前展开。比如我关注的公众号:花生地和肥肠猫,就是两位北京海淀妈妈。不仅他们本身是高知分子,他们的小孩也非常牛,进入了所谓的北京六小强学校。就这样一下子就拉开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首都的水平和资源,让我看到了北京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这不是很神奇吗?我们平常挤破脑袋,买学区房都要挤进本地的名校,其实你留心一点的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优质资源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真正的学习在于自身,在于家庭。当我有了鸡娃的想法后,我故意神秘兮兮的问女儿:妈妈在网上认识了一位非常牛的北京妈妈,她的孩子也非常优秀,你愿不愿意向她学习?想不到她是这么回答的:哇,北京,哇,首都,他们是不是很厉害?北京的教育肯定比我们好。我要和她一起学习(这的确是一年级女儿的原话)。然后我又故意和她说:“那你足够优秀才能跟得上北京的孩子,所以你现在要好好学习,之后我再把你介绍给她”。说实话,女儿这样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但也深感欣慰,在鸡娃的道路上显得没有那么困难。
二 在小城如何鸡娃?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因为在小城,不像北京那些大城市,高知分子多,教育氛围好,培养的牛娃,鸡蛙多,他们所说的那些不一定适合我们,只是作为参考和提醒。在小城,意味着大家都比较安逸,而如果你要鸡娃的话,就会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万一鸡不好,会引来别人的嘲讽。实际上在小城也不是都不鸡娃,教育竞争激烈,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像学区房一样,在哪里都是炙手可热的。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在小城一样不会少。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拿到台面上说,没有形成氛围和明目张胆,不像海淀妈妈们,以鸡娃为自豪。家长之间暗自较劲倒是常有的事。说到底,在小城,没有到达认真鸡娃的程度吧。所以你在小城鸡娃,注定会是比较孤独的一条路。就拿我自己来说,身边的一个朋友比较头疼孩子,完全不知道怎么鸡娃。第二个朋友,比较佛系,平常根本不谈鸡娃的话题。然后其他的朋友,对鸡蛙这个问题多少有点不屑,甚至对我有点同情。抖音上那些调侃认真负责的老师或者认真鸡娃的父母,就可以看出大家对鸡娃的态度是不置可否的。对鸡娃这个大工程,费力还不一定讨好的事情,我是怎么说服自己鸡娃的呢?分析我自己,我还是比较喜欢育儿的,喜欢教育孩子,平常喜欢写作阅读和总结,我想把我的经验和女儿分享。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女儿还是比较配合,比较上进和喜爱学习。话说回来,没有这两条就不鸡娃了吗?从外部来讲,学习都是累人的事情,孩子不喜欢学习就可以不鸡娃了吗?老师的要求,学校的竞争且不说,可能最后你连让孩子进入比拼的赛场都没有资格。说真的,鸡娃并不是一定要让女儿成为多么出色的人,而是想让她养成一种比较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有更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起码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和监督。
既然在小城找不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鸡娃朋友,那就转战互联网。互联网的广阔和精彩,也许能找到让你顶礼膜拜的偶像,也有携手一起鸡娃,互相鼓励打卡的挚友。这也不失为一种丰富人生,提高生活的途径。
至于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方法,没有资料,包括没有同伴,怎么鸡娃?我都会一一思考和实践。欢迎有相同想法和困惑的老母鸡们,来我这个鸡窝里坐坐,我们一起鸡娃,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