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借小说《我的前半生》告诉世界上的女人,不要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像一场梦一般,浑浑噩噩、不明不白的度过这辈子。世间许多的事情都是会变的,许多的感情都会随事情的变化而产生的化学反应、蝴蝶效应,我们难以料及。因此,我们的人生在生命尽头未到的那刻,都是处在开始、学习、寻找的路途中,没有那种人生能够一帆风顺的平安度过的,总会有一番磨难波折才会抵达生命的尽头。要不然,生命怎么会叫做生命呢。
你瞧,罗子君在前半生信任的将自己的幸福、情感都放在俊生的身上,像做梦般的享受自己安乐平静的人生。如果不是,婚姻亮起红灯,她的梦会一直做下去,她的一生都是在浑噩中度过。可正是因为有了红灯,所以她的前半生梦碎掉了,抛弃前半生的优渥,她的后半生开始奋斗起来。在经历婚姻失败后,她明白在婚姻中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所以一直原地踏步的她才会失败。因此,她在一番痛切心扉的哭闹后,在闺蜜唐晶和男友贺涵的帮助奋斗起来。用渐渐生存成长起来的自强告诉自己的后半生,只为自己而活,过去的你我多多保重就远行吧!
这样的结果,看起来都好呀!可是,罗子君的前半生结束了,却把唐晶的后半生折腾没了。唐晶俨然成为了罗子君,也断了前半生的梦,开始后半生的珍重之路。唐晶没有子君幸运,再也碰不到像自己一般的另一个唐晶了,贺涵也彻底从生命中消失了。
唐晶也消失了,罗子君也不会插入到别人的感情中,贺涵什么也没有得到,三人各奔东西,谁也没有得到过谁的故事终于结束了。亦舒那个关于前半生的故事也结束了,但给我们的思考一直在继续。
亦舒作品现实明确,与张小娴的作品有着伤人于无形的地位。时刻用残忍的故事告诉我们,感情是个可以伤人的东西,是个现实的东西。要不然,爱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去伤一个人呢?男人永远会背叛深爱自己的女人。女人为什么要独立呢?这些都是他们的作品见证这个社会的残忍与现实。
《我的前半生》 中最可怜的是唐晶,帮了人却把自己逼的无退路,在感情里无功而返。别人总说她既然和贺涵相爱,为何不结婚。难道结婚就能保证贺涵一辈子对唐晶好吗?你瞧,十年感情应该比的上婚姻的一张薄纸吧,但再深厚的感情总会找个借口去变质的,比较感情是没有保质期的,婚姻更没有。
所以,可怜、失败的罗子君成了这个借口,成为这个感情的破坏者。但罗子君真的是破坏者吗。怎么就没人说是贺涵的原因呢。既然,贺涵爱唐晶,觉得十年都能够坚持下去,为什么会在突然间对罗子君动了心了。你觉得这之间真的有爱情吗?我觉得没有,贺涵只是觉得越来越强势的唐晶是她难以掌控的,罗子君失败、可怜的怜惜模样就像唐晶当年依靠他时的模样。所以,贺涵爱上了原本的唐晶,爱上那个没有经过他精心雕琢的唐晶。
罗子君只是个恰好的替代品,回忆他们的曾经罢了,谁也不敢保证贺涵将来会不会变了。毕竟在男人内心深处永远都希望,老婆是老婆,情人永远是情人。男人的劣根性是感情的导火线,这感情,谁经历谁知道会怎么发展了,剧本会怎么演绎呢。
而罗子君在最初的可怜、失败,到靠唐晶的帮忙而成功。最终她又败在自己的手里,失去了比婚姻还重要的东西。让闺蜜成了一个贬义词,也让我们看到交易这两字的含义。人生不易的人如果没有找到队友同舟共济,还丢失重要的船桨,那么只能无奈的孤独前行。因为没有谁会成为谁的避风港,自由自己,才能给自己最好、最后的庇护所。
唯有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踏步前行,吃下一口口的苦,才能脱胎换骨成就更好的自己。毕竟谁也不想在前半生的梦里耽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