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媒体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关于就业的调查,回收 2700 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65% 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 10 年内会年入百万。
(一)出自《黄金时代》,王小波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二)这个时代导致的问题
觉得这是一个时代大部分人习惯和关注点的改变导致出来的问题。
先不说00后的生活环境的变化,90后成长环境大部分无压力(家庭5线乡镇城市,到我表弟00后这代都已经跟大城市差别不是特别大了,纯正常医疗养老教育这些),00后更关注的是个人兴趣相关,社交媒体的快节奏短时间信息冲刷,加上所需要的基本上的额外需求家庭基本都可以满足,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与社会脱节非常严重。
我从我表弟(目前大三,01年的崽儿)身上看到的最明显的一个问题,他对于现实中行业发展,收入一无所知,他只知道他玩的游戏离谱腾讯网易等很厉害,收入如何不清楚也懒得自己去了解,他想做日漫字幕组将来作为主要工作,但是他自己根本没去接触过,也不了解每年动漫数量,从业人员需求,收入如何,他也没打算了解这些,都是头脑发热想的事儿,而且我相信这是普遍现在大部分00后的大部分人的现状,想法可以有,让我去做做不了,我也不想了解不想去投入时间和努力,目前这个崽儿也没有想法将来干嘛,无所事事。
(三)他们认为百万的年薪在互联网
不光光是6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10年内会年入百万,还有一个数据是6成的大学生认为未来的机会会是在互联网上,会是在阿里、头条、京东上。
互联网行业确实薪资高,高出很多传统行业一大截,10年内月入百万的也有,但一定是能力+机遇的两两结合,你有能力,却在一个没什么前途的行业或公司打转转,就一直难以突破,你有机遇,却因为能力不足而无法就任。
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很务实,那个时候程序员薪资我们知道的比较高的就一万多,所有“月入过万”成为80、90后的理想目标,而现在95-00后,月入百万听起来,又像是成功学大师的心灵鸡汤,又像是一蹴而就的小目标。
学计算机的,虽然不像部分专业那么绝望,但也不至于乐观到这种地步。而且相较于思考10年内能不能年薪百万,更多的人思考的是自己能不能干十年...(四)和房价相匹配这个年薪很正常
年轻人会有这种年入百万的想法,大家可能觉得很幼稚。但是仔细一想,其实这是很讽刺的事情。为什么他们会想着10年内年入百万?还不是因为现在房价物价太高了?当然,知乎吹牛逼的网友也有一份功劳,整天年入百万,无形中也让年轻人耳濡目染,以为年入百万是常态。
房价不降,又想让人买得起房,生的起三胎,那年入百万不是必须的吗?我觉得有这个幻想其实也不是坏事,至少年轻人还有点幻想,而不是一毕业就躺尸。另外,真要中国变成发达国家,低收入状态变成高收入,那是必然要经历的。
(五)我是很羡慕00后的
说实话,作为80后,我是很羡慕00后的,也相信他们创造价值的潜力更大。
因为他们敢想敢拼,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走对方向,默默努力,未来一定可期。
而站在背后的我们,更应该给予的是鼓励和掌声,而不是质疑。
未来,一定是他们的。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还因为到底是选清华还是北大苦恼过呢。
苦恼着苦恼着,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哪个都考不上。
这不和“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十年内会年入百万”一样嘛。
八岁犹豫自己上清华还是北大,十八岁哪个都考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