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前夕,我们班的两个女生偷偷给我了一张纸条,说:老师,我们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但是不好意思!她们递了纸条赶快跑着离开了!等我闲暇时候,终于有空打开看看,上面密密麻麻整整一页纸,我仔细慢慢的看完了所有文字,心里满是感动~她们说这几个月跟着我学了很多新知识,虽然老师偶尔脾气不好,但是也很理解老师的不容易,感谢老师的付出与辛勤,她们很喜欢我,也很喜欢我家宝宝,希望和我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至此,我的心里百般滋味,想起平时面对孩子们发的脾气,给的小惩罚,心里不由感慨不停的反思自己以后的教学规划中,也该努力去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尊重、平等、自由、信任、理解等,形成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并激起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欲望。师生关系是班级关系的重要关系之一,对于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偶尔也会嫌弃学生不懂感情,不遵守课堂纪律,不配合自己的教学,有时还故意弄出各种“意外”事件,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好,为了这些小事而生气,为了学生的不学习不上进而伤心……究其原因,其中重要一点在于师生关系不和谐。当然,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学生方面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无疑是主导者,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预防教学意外,务必自我反思,努力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起。
首先,付出爱心,赢得尊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爱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教师没有爱的力量,就难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爱屋及乌的喜欢这位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良好沟通,彼此接纳。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处于一个人格平等的位置上,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里话。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挖掘学生一些行为的思想根源。教师的用心倾听,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以信任交换信任。倾听是尊重的表现,是实现和谐沟通的必要条件。当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双方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和谐,双方在课堂上也就能友好共处,积极互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教学意外。努力修炼,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