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自由?
尽管在人类历史上,无数人曾做过无数种解释,但这个问题恐怕很难得到标准答案。
大体而言,自由是一种透彻的心灵觉悟和舒适的精神状态。
很多时候,不难发现人们所向往或追求的自由,到最后莫不是变成了一种舒服的感觉和一道自我安全防线,虽然每个人所释放的能量和需求程度大相径庭。
如果说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那我们很可能只是把虚浮和懈怠误以为自由。
自由,最怕走入“空心”的误区。
一直都有一种叫做“空心人”的说法。三毛在她的文章《江洋大盗》里做出了解释,“空心人”就是那种没个性、没特点、不是很有内容的人,很多人在青少年阶段,都是这样的人。
这种生活欠缺一种真实感,很多人热衷于做“空心人”,他们只希望自己活得浅一点,浮一些,不愿意往深处想,也不愿意往深处活,最终丢失了生活的质感,他们被局限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扭曲了自由的存在。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羡慕那些“空心人”,误以为他们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与满足;
我们误以为成为一个“空心人”就能获得自由身;
我们变成了“空心人”,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享受着虚构的自由状态,直到有一天惊醒却无所适从。
自由,始终是一个相对名词。
人,生而自由,却愈发在现实中身不由己,渐渐地掉进人潮洪流,化为没有思考能力或不容思考权利的“空心人”。
原来,能够思考,才真是一种极致的自由。
人们在很多时候并不乏于表达,而是不愿思考,当思考的能力被触发,便能够赋予很多事物不可思议的奇迹表现。
时间的残酷性往往体现在它会使每一种事物都被潜移默化出既定的形式,如果我们习惯了墨守成规,拒绝思考和放弃突破,就永远上升不到新的高度,自然也体会不到充实的自由。
回归到生活细节,回归到艺术创作,一切皆如此。
紫砂壶的艺术形式通常以经典的圆器或方器为核心,以光素器为基础格调,油然而发的精气神韵已令人回味悠长,而经由思考的创新则往往更具底蕴和格局,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经典紫砂壶器形中的「鱼化龙」,无疑是一种将思考能力转化为自由艺术的成功尝试。尽管时至今日,「鱼化龙」也已然成为一种既定的款型,但它曾经的横空出世,一定惊艳了时光,它的形象风格、人文寓意,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最精髓的内容,也寄托着中国人最朴实的厚望,它淋漓尽致的表达思路,恰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最极致的自由外化。
「鱼化龙」也称“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取材中国古代“鱼跳龙门”这一传说。
辛氏《三秦记》中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海江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上则为龙,不上者点额暴腮”,这是中国最早的“鱼化龙”文载,是“鱼跳龙门”传说的渊源。古代把得到名望大的人之援引,从而增长声誉,称之为“跳龙门”,比如《世说新语·德行》有云“李元礼风格整秀,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古代科举也将会试高中者称“登龙门”,在唐封演《闻见记贡举》中就提及“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
「鱼化龙」壶形由谁首创已难以考证,但是,直到清中期,经过制壶大师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才成为一种成熟经典的壶型而广为流传。「鱼化龙」通过鲤鱼、飞龙、云浪纹等吉祥纹样,表达出在汹涌波涛间,一鲤鱼、一舞龙踊跃的场景。壶身海涛以筋纹花样有序相连,呈现出简单美观而不失连贯精致的优美图案;盖顶刻画波涛卷盖的浪花,并首创一可伸缩的龙头;同时以泻浪的壶嘴与抽象的龙脊作壶把,首尾呼应、栩栩如生,整壶犹若云海翻腾、蛟龙出海。
鱼化为龙,有吉庆高盛、金榜题名之寓意,蕴含着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理想,「鱼化龙」向世人传递的不仅有无限美观的外形和温暖的情感夙愿,更有人类思考的力量。它完美地突破了传统粗陶紫砂器皿制作所既定的“非圆即方的”的桎梏,因而更具备高雅的艺术性。
「鱼化龙」,用一种突破格局的艺术形态,靠近一种极致的自由状态。它所表达的平步青云之意,冥冥中更巧妙地流露出突破限制、飞跃高度、拒绝平庸的思想,它是思考的载体,也是思考的物质转化。
一把「鱼化龙」,诉说着思考与自由的关联。
能够思考,真是一种极致的自由。无论何时,都不要丢弃思考的能力,也许做个“空心人”更随心舒适,但这种“虚构的自由”是有保质期的。只有当一个人拥有思考的习惯,能够随时纠正扰乱心绪的负能量时,他才更能保持经久的活力,以及年轻的心态,人生亦将充满无限可能。
文丨孔小乐
紫砂传统器型新解,原创版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