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太多了,那些差不多的推辞是不勤于思考,随波逐流的幌子而已,看似有德行,不争吵,有性子的人生,过程如此乏味,丧失对真理的客观探索,不是白活了吗?
差不多先生太多了,他们大部分是这样的人:
1、日常普通人,活一日算一日,不想生活的意义
2、遇事不计较、为人不精明
3、案例:白糖红糖都差不多、山西陕西都差不多、千字与十字差不多、火车早开晚开都差不多、治病的医生都差不多······
他们的生活满满充斥着差不多的标签,不强迫自己做出最精准的选择,同时也在为后果负责,最坏的打算就是差得太多以至于一命呜呼了。但是中国还是有那么多安逸,太多于满足的差不多先生活女士,他们盲目自信或盲目不自信,他们的自动放弃探索真理,知道真相。差不多真的是很致命的思想!
2、《为什么读书》
古人云:书中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作者给的三大理由是:
一、读书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承人类的遗产;
二、为读书而读书,不断充电,输出输入,形成良性循环,开阔眼界,扩大自己的天地;
三、应付现实的问题
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会面临选择,喝水、吃饭、读书、工作计划、做饭等等,甚至于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比如跳槽、再就业、结婚生子等等,这些重大选择面前,你没有缜密和客观地自我分析与规划,是不可能做出周祥的计划的。所以,读书即是为以后的选择做储备,为帮助他人做储备。俗话说,养军千
日,用兵一时,很有道理!
3、《智知的准备》
大学生要足够的与众不同:要有进过训练的脑筋、有规律的思想方式,这样才能客观批判来看待事物,遇事不偏见、不武断、不盲目接受传统。
脱离社会,对社会人的警示:要培育思考的习惯,不能疏于思考,要时刻保持求职,好奇的思维习惯。可以更新知识清单,让自己输入新鲜的知识。同时,还要承担社会的责任,懂得判断,客观宣传,不要误导他人。
4、《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做的》
新生活等于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凡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有时候会偷懒?是因为不喜欢某事,不感兴趣,还是自我逃避,不想成长?
为什么自己对某些人会有深深的偏见?是因为自己不懂某事,没有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还是我就是太狭隘了?
为什么想去大城市打拼却又担心会失败?是因为自己习惯小城镇的生活,还是过了打拼的年纪,或是没有一技之长?
······让自己像孩子一样,多问为什么,并自己去寻找答案!
今日理论:幸存者偏差
1、有个传教士拿一幅画给某个无神论者看,画上是一群正在祈祷的人,他们都在某一个沉船事故中活了下来。然后传教士说:祈祷能保证你不死,或给你带来好运。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逻辑谬误。
那位无神论者怎么驳斥的呢?他说:好的,麻烦你把那些更多的,祈祷之后淹死的人,给我看看吧。
他一下子抓到了问题重点,也就是说,我没有一味相信你的统计结果,我注意到了你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漏洞,即:你在筛选统计对象的过程中,把一些更重要的关键信息人为忽略了。
2、我们常听一些人说:哎呀,读书无用,并且我能拿出证据来,你看,某某名牌毕业生,不还是去卖猪肉了吗?你看,我家隔壁的文盲小弟弟,不还是走向人生巅峰了吗?
类似于这种看似挺有个性,挺有说服力的读书无用论,恰好就犯了这个逻辑谬误。
让我们先不看统计结果,一起去推敲一下他统计对象的筛选过程,问题一下子揪出来了:大部分通过读书改变了自身命运,或者让自己活得更幸福的人,他们是不会振臂高呼的,因为觉得这理所应当,所以他们一般很难进入成为我们的统计对象;而但凡有一个因为死读书而失败了的,或者但凡有一个没读书,却成功了的,这样的人会立马炸毛,也更容易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统计对象。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咱们只看到了读书没用的,和没读书有用的那一小波人,更多的读书有用人士,被我们无形忽略了。由此,得出了一个很偏激的结论。
注意:所以说幸存者偏差中的“幸存者”并非狭隘的单指成功的人或幸存下来的人,而是指筛选后主观“留下来的”那部分统计对象。
3、生活案例:偏方治大病、媒体就业难、外国人很有钱(没钱的不会出国)、飞机危险(不出事不会被报道)一些聚焦性的报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