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作者尹建莉),我已经看过,只是泛泛而读,思考不深。今天再次拿起,从序言和前言开始读起,发现了我以前没有注意的地方。
序言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旭东写的,题目是《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朱教授认为这本书通俗、专业,认为尹建莉对儿童教育问题思考深、操作精辟。尹建莉老师用研究和写作的方式,致力于教育理念的传播。她写这本书,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写的,把抽象的教育理论用日常行为讲出来。
朱教授认为本书有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有思考力度,又有可读性。
尹建莉的女儿,在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正像朱教授所说“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出处的”,尹建莉对女儿的用心达到了“教育最美妙的境界”。
“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为人父母者,都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教育素养。
前言是作者尹建莉亲自写的,由一则寓言故事引入,由一个博士教育2岁男孩懂礼貌的案例引出掌握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文中的教育经典语句有:
1、2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对这么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还会被吓着。最重要的是,他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小纸片、半截烟头就可以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育、注意力培养、兴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
2、无端地经常性地打扰孩子,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时也失去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3、家长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4、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
5、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6、在本书中,我就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写了很多细节,也给出了很多方法。无论这些“方法”多么不同,它们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无法穷尽一个人遇到的所有的教育问题;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结。
7、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好的书值得我们反复读,只有反复读,才能够吸取精华。
2009年6月1日,我在超市买回了这本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一遍,当时,我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我对尹建莉老师关于阅读的做法十分佩服。
尹老师说:“金庸的作品悬念重重,情节有趣;文字规范,笔法老练;里面充满爱憎分明的情感;爱情描写,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洁和干净。建议孩子读金庸。”我当时根据这个建议,让孩子读了金庸的所有作品,孩子的阅读兴趣从那时培养了起来。
后来,我在教育中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我给尹老师发邮件寻求帮助。尹老师说:“把我的书,反复读,你就能找到答案。”
因此,我决定从头再品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们,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