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B站看了一个关于香港富豪和穷人互换生活的节目。
无论是曾经多有能力与地位的有钱人,只要把他们放在做餐厅接待或者是保洁这种工作上,他们的才能根本就得不到发挥,他们很快也沦为了穷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去为自已的将来打算,所关注的不过是眼前的一日三餐。工作简单而又单调,一份收入还不够养家糊口,必须要同时做两份或者两份以上的工作。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差不多有十几个小时是在工作,回去无非也就是在十几呎的割房里睡一晚。第二天又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有个互换者是一个 在澳州留学的女生,她说从小家里的条件就不错,父母给她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毕业后进了一家不错的律所,上了几年班,就结婚生孩子了。现在在家全职带孩子,她就是来体验一下生活。她被安排去做三十时薪的工作,因为同时还要照顾一个有多动症的小孩,她不能做长期的,只能做短斯的兼职。一天下来,她坐在床上,很疲惫地说:“好想结束这样的生活,好想回到自已的家,有厨房、有空调、有厕所。“
一个年轻的金融男,他本来的生活就是天天打打高尔夫球,没事叫上一群朋友开个PARTY。现在他被安排去送餐,一个小时二十五块的时薪。他很开心地开始了工作。不过四个小时后,他就被老板炒鱿鱼了。这是一个平时花钱如流水的人,但是当他从快餐店老板手里接过一百港币的时候,他都留下了眼泪,似乎第一次觉得钱这么难赚。因为只有一百港币,他连交房租的钱都没有,只能在露天的长凳上过了一夜。
有一个IT男被安排做了清洁工,他每天要负责十几栋楼的清洁。当他做完一栋楼的清洁工作时,就累得不行了。他坐在楼梯的台阶上,不停地说:“太累了,身体真的吃不消,能换一份工作吗?“当然,工作不是随便说换就能换的,他还是要坚持。当第一天结束的时候,他的工友马上又要赶去另一个兼职,因为这份薪水不够生活,必须要多打一份工。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能变成强者。“
接着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他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只想吃顿好的,怎么会去计划下周、明年将来会是怎样?最重要的是解决下一餐。“
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社会是极严厉地惩罚读不成书的人。“
通过读书获取一个不错的学历,有了一纸文凭,才有机会去敲开理想的大门。这些年总是有一些”读书无用“的论断,说本科生赚得还不如一个农民工多,读本科有什么意义?可人生是一场长跑,你要怎么能只用一时的状态来衡量几十年的人生呢?读书不见得让人一步登天,但至少它能让人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这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马云、马化腾,但大部份人还是可以通过读书,走出穷人的圈子,成为一个能有尊严地活着的人。
2020年第10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