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双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又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每当我看到情感博主、明星高喊“只有为爱结婚,你才会幸福”。我都想说,其实爱并不是婚姻幸福的唯一条件。
正如苏格拉底所教导的,当你懂得爱的时候,你懂得珍惜婚姻。当你总是在寻找爱的时候,很容易就找不到了。结婚不能没有爱,但也不能只有爱。“只有为爱结婚”的人,也会因为爱而离婚。
按照我们大脑的构造,当爱的感觉到来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让我们上瘾的化学物质,情感胜过理智。而这种化学物质在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反应就会结束,那个时候理智就会胜过情感。
好莱坞明星德鲁•巴里摩尔(Drew Barrymore)和汤姆•格林(Tom Green)的婚姻只有9个月,他们离婚的原因是"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即“不可调和的矛盾分歧”。不过两人分手后仍给予对方很高的评价,都说“深深地爱着对方”。
《蝴蝶梦》的主演芳登,四次婚姻均以离异告终。她曾评论自己的婚姻说:“老天知道,我的确是努力过了。但我认为,任何一个合适的男人都无法和一名影星维持婚姻。”
甚至Jenna Mccarthy在TED演讲“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marriage”中调侃:“不要去拿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奖,Bettie Davis, Joan Crawford, Halle Berry, Hilary Swank, Sandra Bullock, Reese Witherspoon等6位最佳女主角,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都单身了。有人说这是奥斯卡对婚姻的诅咒。”
当然不是所有的好莱坞明星都为爱结婚为爱离婚,而且都那么闪电,但是镁光灯照亮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美貌和演技,当生活中的“矛盾”被放大放大再放大,可以公开地任人评说的时候,他们的离婚理由很容易就变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什么不能只有爱?
1 爱是一种可变的情感。
马斯克(Elon Musk)曾经很坦诚地对媒体说,“如果我没有长期的伴侣,我不会幸福的。我害怕一个人睡觉,害怕大房子里没有人,只有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尤其是当我亲身经历过这种感觉之后。”
2008年,马斯克陷入了人生第一个低谷,随着职业生涯遭遇危机,他的第一段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在伦敦一家俱乐部里,他邂逅了莱利(Talulah Riley)。这段感情一直被外界形容为“野性的、激烈的”。
莱利曾被媒体赞为真人版芭比娃娃。2009年她出演电影《傲慢与偏见》和电影《盗梦空间》。在2014年,她自编自导自演了首部电影作品《Scottish Mussel》,她没有不良嗜好。
2010年两人结婚,2012年两人离婚,2013年两个人又结婚了,2014年两个人又要离婚,但很快又放弃了。2016年两人正式结束第二段婚姻。
第一段段婚姻里SpaceX和Tesla的两大投资,让马斯克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他开始频繁地做恶梦,甚至从梦中惊醒。莱利陪着他渡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四周向朋友和投资人借钱,每个月至少要有400万美金,才能保证各个项目能够正常运转。
莱利形容当时的马斯克看上去就像个死人,“我非常担心他会不会突然心脏病发作,然后死去,他看起来就像个行走的僵尸。”
直到SpaceX终于从一个笑话,变成了航空业内最顶尖的运营商,他们的生活才变得正常。
“第一次分开,我非常难过,当时我想我可能是做了错误的决定。”莱利说。马斯克也在推特上说“过去的四年非常美好。我会永远爱你。希望有一天你会让某人非常开心。”
第二次复合,莱利说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她想不到第二个人比马斯克更适合自己。他是一个那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听任何人的意见、不受任何事的影响,但是有时却可以任她摆布。莱利曾说:“他愿意听我倾诉一切,愿意站在我的角度想问题,并付之实践了。我很想念他,也很爱他。”第二次分开的时候,莱利对《人物》杂志说,他们还经常见面,互相照顾。马斯克也承认,他们依然相爱,但看不到明天,越是爱过,越知痛过。("I was really in love, and it hurt bad.")
很多媒体都在分析马斯克婚姻失败的原因,有的归咎于他是工作狂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有的说他性格强势根本不适合结婚。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爱情很容易让人们走到一起,但找不到当初的感觉的时候也会导致人们分开。硅谷大佬们、商业奇才都是工作狂,都性格很强,但是并不是都离婚,都困惑如何与妻子相处。
离婚永远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2 爱情会经历种种考验。
如果婚姻是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它的地基一定要稳定,足够承受多年共同生活的变化,允许两个背景不同的人为日后的共同繁荣而添砖加瓦。
2017年5月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演讲的时候说:
“哈佛大学留给我的最美好回忆是遇到普莉希拉(Priscilla)。当时我刚刚推出恶作剧网站Facemash,广告委员会想要‘审查我’。每个人都以为我会被开除,父母来帮我收拾行李,朋友们为我举行送行派对。然而幸运的是,普莉希拉与她的朋友也出现在派对上。我们在Pfoho Belltower的卫生间外相识,那肯定是最浪漫的邂逅。我说:我可能在3天内被开除,为此我们需要快速约会。
然而最终,我没有被开除,而是自己选择了辍学。普莉希拉与我开始约会。正如你们所知道的那样,电影中描述称Facemash对Facebook的创建非常重要。但事实并非如此。可是如果没有Facemash,我可能就不会认识普莉希拉,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为此,你们可以这样说,这是我在哈佛大学取得的最大成就。”
那天下着小雨,人们打着雨伞站在一起听他演讲。当他讲到这里时,镜头给了普莉希拉,她的眼里噙着泪水,非常感动。
不过哈佛大学仅仅是爱情的开始。
随着脸谱网的发展,扎克伯格曾多次面临收购的诱惑,包括2006年雅虎出资10亿美元想收购脸谱网。普莉希拉认为那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就雅虎收购一事有过一次长谈,最后达成的一致就是我们仍然要追求我们的既定目标、信仰以及喜欢做的事情,凡事越简单越好。”
2007年普莉希拉从哈佛大学毕业,扎克伯格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此后普莉希拉随他来到加利福尼亚。她先是在圣何塞著名的哈克学校当科学老师,随后进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学习儿科学。普莉希拉在金门公园附近租了套公寓,扎克伯格经常在周末去看她。
2010年9月,普莉希拉搬入扎克伯格的房子。这时扎克伯格已经以40亿美元的身家被《福布斯》评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们同居的合同中有这么一条:“两人每周约会一次,单独相处至少100分钟,这不包括在扎克伯格家里,更不包括在脸谱上碰面”。
在扎克伯格眼中,妻子是个有爱心的儿科医生。“每天吃晚饭时我们各聊各的工作,我聊脸谱网,她则谈论她的患者。每次有患儿病情加重时,她都会郁郁寡欢;有人愿意为患儿捐献器官,她就非常开心,因为有个患儿的生命会因此得到改善。”正是在普莉希拉的鼓励下,扎克伯格于2012年5月在脸谱网上推出了一个器官捐献的注册工具,结果第一天就有10万人登记。
在外人眼中,这对夫妻是非常爱学习的一对儿。除了他们爱看书之外,他们在家里请客吃饭也经常是为了“请教”。而且他们的学习速度惊人。从他们做慈善、做教育越来越专业都可以看出来两个人的进步。
再富有、著名的人物,也是平凡的夫妻。作为一名哈佛医学院毕业的妻子和一位富可敌国的丈夫,他们想要一个孩子却失败了三次,他们俩拥抱在一起,相互抚摸,相互安慰,相互支撑,一起度过了那些痛苦的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后来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说:“那是一段孤独的经历。大多数人不会和别人讨论流产这件事,就好像你有什么缺陷,或者你做错了什么才会招致这一切。所以你只能独自面对。”
2018年4月,脸谱网因为隐私问题,市值经历暴跌、反弹,最终蒸发了约591亿美元。又一次,他们需要共同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
人们在关系中越能够接受彼此的不同,就越会珍惜彼此,知道如何共同应对生活中的流言蜚语和风云万变。
3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钱锺书《围城》
有很长一段时间,钱锺书的这句话被理解成了“将就”,非也!
杨绛和钱锺书可以说一见钟情,婚后两口子在学习之余,还曾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很多人用“势均力敌”形容他们的婚姻,而我觉得“相互成就”更准确,毕竟婚姻不是比赛。
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后,一鸣惊人,迅速走红。杨绛的蹿红,使大才子钱锺书坐不住了。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
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为了节省开支,她还把家里的女佣辞退了,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劈材生火做饭样样都来,经常被烟火熏得满眼是泪,也会不小心切破手指。可是杨绛并未抱怨过,她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只盼着钟书的大作早日问世。看着昔日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如今修炼成任劳任怨的贤内助,钱锺书心里虽有惭愧,但更多的是对爱妻的感激与珍爱。
钱锺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杨绛在文中幽默地回忆道:“(《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锺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钱锺书的小说《围城》被搬上荧幕前,导演黄蜀芹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杨绛边读剧本,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
电视剧果然名声大噪,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念给钱锺书听,钱锺书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他们的爱就好像绵绵不断的涓涓细流,跟轰轰烈烈的激情澎湃相比,这种爱沁人心脾,滋润心田,是两个人共同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