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读懂《乌合之众》

本书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这本书被认为是群体心理学领域的开创性作品。

在书中,勒庞认为,人一旦身处群体中,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作出很多不理智的行为。

通过这本书你会知道什么是群体,它有哪些心理特征;其次,你会学到群体心理是如何形成的;最后,你会了解领袖是如何操纵群体的。

接下来,我会把这本书拆分为三个部分,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解读下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01

                                                                        什么是群体?它有哪些心理特征?

一听到群体这两个字,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的人,比如共同乘坐一辆公交车的上班人士、公园里活动的大爷大妈们,商场里购物的人群。

不过勒庞所定义的“群体”,和我们一般的理解十分不同。

像这种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并不能算做群体,只有当这群人拥有相同的心理状态,并且失去了个体的独立意识,才能构成一个群体。

这话听着拗口,我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在一个大商场,每个购物的人关注点都不一样,有人想买衣服,有人想买零食,有人可能就只是看看。这群人并不是一个群体。

但是如果有人突然大喊一声“着火了,快跑呀!”

所有人都会因为求生的本能而开始跑起来,这时候大家就拥有了相同的心理状态。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并不会去思考是不是真的着火了,也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个体独立意识消失了,直白点说,就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一群人也就构成了勒庞所说的群体。

这里我们还要多提及一点,群体并不一定是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点的人。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如果网上有人发表对某个流量明星不好的言论,不管这个言论是否是事实,这个明星的粉丝们都会自发联合起来,去抨击发表评论的人,为他们的爱豆正名。

这群疯狂追星的粉丝,不用聚集在同一个地点,甚至都互不认识,仍然可以发挥群体的力量。

那么当群体形成后,它会有哪些心理特征?勒庞在本书中,为我们总结了三个心理特征。

第一个就是盲目自信。

当只有一个人时,个体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即使他有想干坏事的念头,他也很容易放弃了。

但是当一个个这样的个体组成一个群体,对于群体中的每个人来说,“不可能”的概念就消失了,不但敢想也敢做,极度盲目自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原本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敢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胆子突然就大了起来,直接漠视交通规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身处群体中,每个人都会意识到人多势众的好处。

只要人一多,个人就会感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这让他敢于做出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而不害怕承担责任。

毕竟,法律肯定不会追究那么多人的责任。就算要追究,还有那么多人一起承担后果,根本不用怕。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责任感在群体中被削弱了。

所以你看,群体就是这么盲目自信。

群体的第二个心理特征,就是具有传染现象。

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

前面提到,在商场购物时,你看到一个人一边跑,一边嘴里喊着:“着火啦,着火啦”,接着你又看到几个人也跟着往外跑,这时你即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也会开始恐慌起来,马上跟着往外跑。不到五分钟,商场所有人就会跑光了。

这种传染现象速度快,威力大。处在群体中的个人很容易因为传染,从而失去个体独立思考能力,受群体思想所摆布。

群体的第三个心理特征,就是易于接受暗示,这是相互传染所造成的结果。

勒庞认为,当个人长时间融入群体之中,就会变得容易接受暗示。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失去原有的判断力,犹如被催眠一般,对暗示者唯命是从。

只要想一想那些被成功学大师忽悠的人,我们就可以明白这点了。

如果你走进一个成功学演讲会场,你就会发现台上的成功学大师满怀热情地喊着口号,台下的人也热情高涨,跟着喊口号。

一个人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群体中,就会很容易被成功学大师洗脑,变得很容易接受暗示。

在暗示的作用下,他们很容易接受进入大脑的信息,并就把头脑中联想到的景象当作事实。

也就是说,群体会接受大师的各种暗示:只要听他的演讲,买他出版的书籍,跟着他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群体的这三个心理特征:盲目自信、具有传染现象,容易接受暗示,听起来都不是什么好的特点。

所以勒庞得出一个结论: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

他在书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群体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

这话听起来确实过于绝对,但绝不可否认,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很多现象,确实真如勒庞所说。

                                                                                           02

                                                                               群体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知道了群体的这些心理特征后,你可能会好奇:这些群体心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勒庞认为,群体心理的形成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影响。

所谓间接因素,是一些将思想和观念植入人们潜意识中的因素,最终可以形成群体意识。

直接因素,就是引爆群体情绪和行动的因素,可以简单理解为导火索。

这里强调一下,直接因素能够发挥作用,必须要现有间接因素的长期思想准备工作。

什么意思呢?

说的形象点,我们可以把间接因素比喻成日积月累的稻草,而直接因素就是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没有前面稻草的积累,最后那一根稻草根本不会起作用。

那么都有哪些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在影响群体心理?

我们先来看看间接因素,主要有三个:

传统、教育和时间。

传统代表着一个民族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旦脱离了传统,不管是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从这方面来看,传统是稳定的。

但是当传统与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时,如果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就不可能产生。

在这里,勒庞坚持认为,群体具有保守主义精神,他们死抱着传统观念不变,极其顽固地反对传统观念。

他特意提到清朝末年的中国,正是因为死守传统,不愿意看到世界的变化,才导致后来的衰落。

说完了传统,我们再来看教育对群体心理的影响。在我们看来,教育可以使人获得知识,让人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但是勒庞认为,教育既不会使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人更幸福,甚至教育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勒庞这里并不是在否定教育本身,他抨击的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当时的法国学生上学读书,就只是死记硬背书本里的知识,而判断力和个人主动性从来派不上用场。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没有独立思考力,他们会沦为乌合之众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传统和教育潜移默化影响了群体的心理,那么时间就是唯一的见证者了。

形成传统需要时间,摧毁传统也需要时间;建立教育制度需要时间,改变教育制度也需要时间。

同样,群体心理的形成也要依靠时间。

比如法国大革命出现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思想观念,花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在群体的头脑里扎根,最后成为群体的共识,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上就是间接因素的传统、教育和时间对群体心理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三个直接因素对群体心理的影响。

首先是形象、词语和套话。

群体缺乏理性,只喜欢生动的形象。

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曾在他的著作《社会性动物》中讲过一个例子,他居住的小区要投票是否在自来水中加入少量氟以防止蛀牙。

支持者的游说材料很有逻辑和理性。它包括牙医对自来水加入少量氟的好处的介绍、牙医对饮用加氟自来水减少蛀牙的分析,以及其他医生对加氟自来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说明。

反对者则是将一只非常丑陋的老鼠画在传单上,上面还写着“不要让他们向你们的饮用水中投放老鼠药”。

结果可想而知,反对者大获全胜。

所以群体特别容易被形象所产生的印象左右。

除了直接展示形象外,群体的形象思维还可以被一些词语和套话所激活。

有些词语,比如民主、平等、自由等等,但这不妨碍他们在脑海里构建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套话也是如此。如果你观看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演讲,就会发现他特别喜欢说一些套话。比如“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全国性的光荣事业”“我们要重建美国”这些类似的话。

仔细琢磨一下,这些套话其实很空洞。但在群体听来,这些话很高大上,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大家在脑海里描绘出一个更好的社会。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词语的含义会发生变化,它们所唤起的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有时候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比如,在明朝早期,“衣冠禽兽”这个词是个褒义词,指的是当官的人,能被人叫一声衣冠禽兽,那还是令人羡慕的。

但在明朝中后期,由于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老百姓非常厌恶这些当官的。“衣冠禽兽”这个词就开始出现了贬义词,指代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直到今天,我们一听衣冠禽兽这个词,都会下意识反感起来。

说完了第一个因素,我们接下来看幻觉是如何影响群体心理的?

这里的幻觉就是幻想。每个人都会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但对于群体来说,幻想会让他们无视现实,进而容易被人利用。

比如,网上总有人宣传可以快速瘦身的广告,有些还很夸张,向人们承诺一个月可以快速瘦十斤,不用节食也不用运动。有些想减肥但一直减不下去的人看到这样的广告就心动不已。

她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月后,已经瘦了十斤,穿上自己喜欢的裙子的画面。在这样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下,她们根本不会去思考,广告的宣传文案是否科学可靠,里面的成功案例是否是捏造的,于是兴冲冲购买了这个广告产品。

如果说幻想让群体无视事实,那经验就是让他们幻想破灭的有效手段。

还是拿刚才的减肥例子来说,如果有些人购买了减肥产品后,最终发现广告是骗人的,根本就无法一个月瘦身十斤,反而还胖了。

那他们就会意识到:“哎,这广告骗人,浪费我的钱!”

这样,她们下次再看到这个广告,就不会再买了,这就是经验教训。

不过勒庞说,经验要想在群体头脑中牢固生根,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想一想,减肥人士这次上当受骗了,那下次看到另一款减肥产品,她们是不是还会心动,继续购买减肥产品呢?

等到一次又一次上当受骗后,她们才会真正明白“想要快速瘦身,根本就不切实际”这样的经验教训。毕竟,饭是一口一口吃的,减肥也得一点一点慢慢减下来。

好了,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群体心理的形成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影响。间接因素是长期的思想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传统、教育和时间三个因素。直接因素可以理解成导火索,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分别是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以及经验。

                                                                                                   03

                                                                                      领袖是如何操纵群体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在知道了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群体心理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领袖是如何操纵群体的?

勒庞说:“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

这也是说,只要有群体的存在,必然会有带头人。它的作用是统一群体的意见。

在勒庞看来,领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时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他们在一些事件中起领导作用。相比群体中的其他人,这类人更加坚定和果断。

不过,他们对群体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无法持久,等到兴奋事件过后,他们便不再发挥作用。比如抹黑明星或洗白明星的水军。打架斗殴的带头大哥,还有针对热点事件发表意见的网红打v,都是属于这种。

另一类领袖比较罕见,但他们意志力强大而持久,总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吸引了一大批虔诚的追诉者。

这类领袖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即使他们死了,也仍然能够发挥影响力。比如商业领袖乔布斯、军事领袖拿破仑。

所谓断言,就是不需要任何推理和论证,直接抛出一个判断,并且把所有不确定的词语,比如“也许”“可能”都统统去掉。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宗教典籍、政治口号或者广告词都是这样的断言式内容。举个例子,“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词,简单干脆,朗朗上口,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他们也不会去思考,怕上火和喝王老吉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是不是喝了王老吉,就可以防止上火等等。

这样的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越是缺乏,就越有威力。

要想让断言在群体的头脑里生根,领袖还需要不断重复断言,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力。

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

勒庞说:“到了一定时候,我们会忘记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

你只需要想一下,每次去超市购物,买的东西是哪个品牌,就知道广告词这种断言式内容的魔力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家里没有洗发水了,跑到超市去买,看着满是洗发水品牌的货架,我们肯定奔向最熟悉的品牌,而这个品牌我们之前已经无数次听过它的广告语。

当断言得到了重复,强大的传染过程就此启动。

我们前面就说过,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极具传染性。

所以成功的领袖,都是本身感染力特别强的人。比如哪些成功学大师,在演讲时特别会煽动情绪。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自身的观念和思想传递给部分人,这部分人变成了他们的追随者,说得直白些,就是被洗了脑。

这部分被洗脑的人,也会通过情绪感染的方法,再把这个成功学大师的思想和观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群体中。

以上就是领袖如何操纵群体的全部内容。

总结一下,领袖有两种,一种是暂时性的,等兴奋事件过后,就不再发挥作用。

另外一种领袖是长时性的,他们的影响力极大。

领袖通过把自己的断言不断重复,并利用自身强大的情绪感染力,最终把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一点点植入群体脑海中。

好了,《乌合之众》这本书就解读到这里了。下面总结下,我这里一共讲了三个要点:

首先,我们知道了群体是指具有相同心理状态,并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群人。

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的心理特征:盲目自信,情绪和行动极具传染性,容易接受暗示。

这些特征共同说明个人加入群体后,智商就会下降。

其次,我们了解了群体心理形成的原因,她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影响。

间接因素可以理解成导火索,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分别是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以及经验。

最后,我们认识了领袖操纵群体的三种方法,分别是断言、重复和传染。

领袖通过把自己的断言不断重复,并利用自身强大的情绪感染力,最终把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一点点植入群体脑海中。

这本《乌合之众》虽然不像其他书那样,直接给我们提供一套方法论,告诉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勒庞对于群体的深入研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具有启事意义。

在了解群体的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群体是如何被操纵后,我们才会更加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避免踩中群体的这些坑,沦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