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是金庸的武侠处女作,知名度不高,从来没看过任何有关的影视剧。据说此作当年是被赶鸭子上架,在报纸上开的连载。前半部分的情节有点拖沓,一度放弃,最后还是又捡了起来,断断续续三四个月才看完。虽然关于解救文泰来的篇幅过大,红花会人物过多,情节略显拖沓,一些矛盾冲突(比如火烧铁胆庄)过于刻意,但后半部分的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我只用了几天就看完了后面的十几回。总体来说,处女作能写成这样,足见金庸很有写武侠小说的天赋。
这部小说奠定了金庸武侠的基本基调,即在真实历史的背景下开展虚构故事。书中有真实的历史人物,比如本书的乾隆,兆惠,甚至还出现了我小时候熟悉的阿凡提。但真实人物在书中所发生的故事不一定与历史相符。另外,光是男人们打打杀杀,对直男们吸引力显然不够,所以也要有女侠,除了赞扬武侠们的行侠仗义之外,也要有痴男怨女的恩爱情仇。同时,为了满足男生们的英雄主义情节,主角们还会着眼大局,具有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理想。
好的作品不是情节的堆砌,而是思想的表达,所谓写作必然夹带私货。金庸在本书中便对乾隆皇帝进行了一番揶揄。书中的乾隆和小时候看过的《戏说乾隆》里风流倜傥、游刃有余的形象判若两人。金庸很讨厌乾隆:调侃他好色,为了和妓女的良宵一刻而被绑架。声讨他好大喜功,远征回部,无辜杀戮。最重要的是他毫无诚信,不讲手足亲情,不过这最后一点对当权者也不算什么。
故事的主线有点模仿水浒的群英像,红花会对标梁山好汉,武侠们各有特点,但都很讲英雄义气,有反清复明的民族主义理想。然而男主角缺乏政治斗争经验,被皇帝晃点,斗争以失败告终。所以很多人说这本书不火的原因就是这个男主角不讨喜,虽然出身官宦世家,知书达礼,风度翩翩,武艺高强,但移情别恋,心胸狭小,没有谋略,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陈家洛,家道中落,一手好牌打个稀烂。正如文泰来,否极泰来一样意思明显。
但和他有过纠葛的两个女配角,香香公主和霍青桐却广受群众喜爱。香香公主应该是金庸笔下的第一美女,可以说是宛若天仙下凡。她心思单纯(虽然我觉得她在初识陈家洛的几天都刻意隐瞒自己是木卓伦的女儿,也谈不上多单纯吧),善良,对男主百依百顺,满是崇拜。显得男主不移情别恋,简直是天理不容。可是,其实是男主先被美貌俘获,主动冒着危险为她摘花,救小鹿才打动了芳心,用现在的话就是十足的舔狗行为。看吧,男人如果想送你花,冒着生命危险都可以,没送,就是他觉得你不值而已。
而爱上陈家洛的霍青桐也确实不值。她明明对他一见倾心,把宝贝短剑当作定情信物给他。他却因为误会她和别人举止轻浮,也不去问清楚,而作为自己不对她投入全情,移情别恋的借口。如果真的认定人家轻浮,那么大可以说清楚,把人家的宝物奉还,划清界限。他看到她能带兵打仗,以少胜多,喜欢她的聪明能干,但却不能接受她比他还聪明能干。坚强又自尊的她断然不会像任性的二代小姐(李沅芷)那样强求,只能默默离开。是啊,双向奔赴的恋爱才有意义。
陈家洛给自己移情别恋找的借口也很直男,大意是香香公主没有他是不能活的,而霍青桐离了他一样活。但他虽如此说,却依然把香香公主当做筹码拱手让人,最后香香公主为他而香消玉损,多么的残忍。霍青桐离开他,确实可以活,但能这样的女子倾心相爱的人,怕是一辈子只有他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