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百鸟朝凤》的制片人还是谁,跪求大家去看电影《百鸟朝凤》,声泪俱下。我觉得是在搞噱头,弄公关。这无可厚非,现在很多活动、电视剧什么的不争取一下上头条,知名度提不上去。后来又听说影片的豆瓣评分很高,看过的人都说好看,于是我又屁颠屁颠买票去看了。
电影落幕,影厅里的一位观众用力地鼓起掌来,我不得不思考:影片真的那么好?还是我的期望高了?或者说我不懂欣赏?
如果说这部电影拍的好,不如说题材选的好——濒临失传的唢呐技艺。不可否认,这样呼吁社会关注传统文化、保护没落技艺的主题比较讨喜,不仅符合近几年社会潮流,还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另一个事实是,影片剧情平平无奇,故事比较简单,可结尾处着实让我产生淡淡的悲哀。焦三爷卧病在床,奄奄一息,游天鸣被告知非物质文化相关工作人员要拍一段他们表演唢呐的视频,而后便到上海去找已经放弃唢呐、上城打工的师兄弟,但耳朵聋的聋,手指断的断,“游家班”是拾不起来了。按照大团圆结局的惯性思维,我还是坚持认为最后肯定以拍摄唢呐表演视频为结尾。却不是。视频拍摄一事没有被提及,剩下游天鸣穿着红色表演服战在焦三爷墓前吹奏百鸟朝凤。
为什么非遗一事后来没有被提及了?或许这就是一些传统文化的尴尬现状——都说保护、传承,雷声大,雨点却小;刚开始轰轰烈烈,后来却无人问津;媒体报道、社会关注多了,实际有效地措施却没有多少。最后的最后,这一些传统文化被草草埋葬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