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班,《加热与冷却》第二课时
先简单回顾了上周做的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详细地回顾上周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现象的方案设计(几乎都忘了)。联系温度计进行提示后,我向大家介绍我带来的实验装置:烧瓶(类温度计液泡),细玻璃管(类液柱),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我做实验,学生记录!
对于气体的热胀冷缩,还是想让同学讨论,四一班就来了16个同学,我临时让大家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与画设计图。并让每个组都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之后,我也现场展示了空气的热胀冷缩,使气球膨胀!
孩子的思考与反驳都非常精彩!
生1: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我觉得可以装一瓶满满的水,然后在瓶底加热,如果液体有膨胀,那就会溢出来,看瓶身是否有溢出来的水就可以了!
生2:我要反驳他的观点,因为热在液体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并且液体中的空气受热也会对流冒泡,那如果溢出来的水,是冒泡的时候喷出来的呢?这样就不能说明液体的体积有变大。
在交流气体的时候,也有惊喜。
本来同学想用加热与冷却条件下气球的直径大小来观察是否气体有热胀冷缩,但发现如果气球的直径测量有误差,并且加热之后怕爆炸融化等等。然后就想改用乒乓球,并且也像研究铜球热胀冷缩时一样,找一个直径大小一张的铁圈,看加热与冷却后,是否能通过。(虽不说这会是塑料的热胀冷缩,但同学有在思考,不断质疑,就很棒!)
不过人少,还是影响到一些规则,习惯等等!
信息课(四八班)
早上第三节的课,前两节匆忙看书,下载PPT,上课时自己的操作都不清楚,讲的时候有点混乱,然后示范后,就让同学照着PPT上的范例画。(上得最没把握的课了)
中午的时候,理了一下思路,改了一下PPT,下午四二班,孩子们还是很给面子,或许是熟悉我的上课方式,还不错,有一定的逻辑!采用让学生补充缺失的某部分图形的方式(补充熊猫的眼睛,耳朵,兔子的耳朵,微笑的嘴巴等等),一步步慢慢教学,从插入自选图形、叠放顺序、设置颜色格式等,最后让同学们进行创作。
四四班的课,同学上的,我觉得可能是课程设计的问题,内容太多,以及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挺多同学还是不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