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并不是你的敌人

朋友向我抱怨,说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每天上班,明明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总是拖着。打开电脑,看新闻,查邮件,聊闲天,一遍遍刷屏,什么正经事都不做,只是晃着。一项工作,无论时间多么充裕,总是没有动力,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才拼命加班完成。

他自己对这种“拖延症”,也是非常厌烦,曾发誓要改变,但总是没有效果。他尝试过,番茄工作法,执行清单法,团队监督法等等技巧,也去听过“战拖会”的讲座,这些方法在一开始或许会有用,但两三次后,就会失去效用,被打回原形。

其实,他说的苦恼,非常普遍。“拖延症”之所以久治不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它的错误认知。实际上,无论你多痛恨自己的“拖延症”,它一定曾让你获益。比如我的朋友,“拖延症”虽然烦扰他,但他熬夜加班,却获得的“劳模”称赞,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他奖励,从而强化了他的拖沓行为,让他无意识地会去习惯运用它。

我们总说要“战胜”拖延症,但这种敌对的态度,其实是错误的。“拖延症”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且接受它,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改造。当你发誓要开始工作,却情不自禁刷朋友圈时,与其谴责自己,不如换个方式,倾听你内心的声音,你会听见内心深处在大喊:我对工作太厌烦,好想娱乐和休息!

所以,你要感谢“拖延症”,让你有机会发现内心的需求。你要接受这种需求,并对自己做出许诺:“我一定会满足自己,但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这时候,你会发现,做工作的时候不会再被其他想法分心,因为你的内心,相信了你的承诺。

其实,“拖延症”是一个信号,暗示某方面存在问题,引起我们的重视,去发现自己的需求,理解自己的状态,从而进行调整和优化。所有的“拖延症”,都反映着我们内心的深层需要,只有正确面对,才能够“化敌为友”。以下是三个方法:

1、放弃“压抑性暗示”。

不要把“拖延症”当敌人,并发誓击败它。所谓的击败,不过是压抑,会像弹簧一样,压抑的越厉害,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同时,光凭“我很好”、“我一定行”等积极暗示的口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压抑那个无助的自己。所以,不要无视或排斥自己的胆怯、苦恼、恐惧、脆弱等负面情绪,要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理解自己脆弱的根源,并从这个根源入手解决问题。

2、发现你内心的使命感。

决定做一件事,但执行不久就放弃,或是“拖延症”频频发生,其根源是没有找到使命感。坚持不下去,是因为没有确定愿景——为何要坚持?如果仅从外界,去寻找迫使你坚持的东西,很容易就会被你放弃。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并且有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动力驱动,你自然会获得自律。强大的使命感,是促使你执行与坚持的发动机,也会让自律成为你的本能。

3、立即去做,兑现承诺。

在正确看待“拖延症”后,还需要一点就是:立即去做。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规定一些小任务,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由小到大,你会逐渐信任自己,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不要给自己过多承诺,如果积累太多未完成事件,会吞噬你的心理能量。如果你在执行之中,给自己有奖励性许诺,比如“做完这个,我就去吃大餐”等等,记得兑现,这会形成正面强化。

真正的自控力,来源于内心的和谐。你要面对自己,接受自己,将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才不至于引发心理冲突。与其压抑或控制一些“坏习惯”,不如从中找到正面的信息,使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能量来源。从今天起,和“拖延症”握手言和,让它成为认知自己,改变自己的有效武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11,268评论 0 27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11,092评论 2 36
  • 本书导读 原书共246页,总计25.7万字,拆解版大约2.5万字,你仅需要1小时20分钟就可读完这本书。 你上班经...
    惜她阅读 8,452评论 0 9
  • 点进去看《读书笔记汇编》 点进去看《植语连载》 今天是坚持码字第60天,已初步克服了不愿写不想写的拖延行为,将《拖...
    丹菡阅读 11,005评论 12 44
  • 我记那是一个十分明净的夜晚,月亮在天空高挂,以至于星光都有些暗淡了。天空不时有白云飘过,大地上也偶尔笼罩在白云的阴...
    魂归潇湘阅读 1,0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