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40%的人都会有自卑的情结。有的人,带着伤,慢慢治疗;有的人,走向了极端,终身不愈。
那么孩子的自卑,我们该如何破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01 从孩子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出发
0—1岁孩子完全依赖母亲,在孩子眼里,Ta和母亲是共生的,不分彼此。
2—3岁孩子已经开始寻求成人的认可,避免批评。成人的评议会导致孩子感受到成就感,羞耻感。
3—6岁孩子学会主动行动,探索,幻想,但是还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往往在意、依赖成人的评价,行为主要不是源于内在的动机,而是被外在的反馈控制。
7—12岁孩子焦虑地想知道自己是否真正能够在某个方面成就卓越,开始根据与别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定位。
从各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一个共性特点,孩子在意父母的评价,所以,切不可尖酸刻薄,胡乱打压。
02 愉悦的接纳孩子的缺点
这个世界99%的人99%的可能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的孩子就是个普通人,那些想到的想不到的缺点,Ta都会有。我们必须学会平静地接纳孩子的缺点。
接纳,才会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纳,就是在孩子的伤口上补刀,情况只会更糟。嘟嘟就是在妈妈的不接纳中掉进了深渊。
所以,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就是Ta心理能量最少的时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着抱抱Ta,告诉Ta,没关系,给孩子一点力量。
03 不要用孩子的错证明自己对,用孩子弱证明自己强
好多次我们勃然大怒,是因为我们将孩子和自己绑在一起,接受不了孩子的失控和自己的挫败。为了摆脱这种挫败,为了恢复控制,我们更暴力地教训孩子。而这种教训并不能平息怒火,反而,越来越凶。
似乎,自己打得更凶、骂得更狠,孩子哭得更惨,这种愤怒才能有效地被控制住。
而且,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也指出,向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时,会产生连锁反应。父母把别处的坏情绪,也搬到了孩子身上。
我们是强者、正确的,孩子是弱者、错误的,我们居高临下地肆意审判,孩子又怎么会不自卑呢?
04 学会不盲目比较
我们生下孩子,是为了让Ta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让孩子为我们夺第一名的。永远不要拿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谁都不是完美的。这种比较,靠刺痛带来奔跑,必然留下心理伤害。
我们都曾被别人家的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种伤痛不该再继续沿袭。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能量体。当儿童表现出Ta的负能量时,被父母抱着,并予以人性的回应,这份黑色的狰狞的能量,就会变得人性化。父母越是温和,越是向上,自然会睿智而坚定地给孩子恰当的影响,孩子的世界自然会春暖花开。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那些被推开的孩子,会觉得:我不可爱,父母不爱我。
当孩子表现不好或做错事的时候,不要推开他、放弃他,让孩子明白,不管自己做错了什么,父母的爱是不变的,父母会陪他一起成长,并用心鼓励孩子在自主尝试中获得成就感。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