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退休了。从紧绷的工作节奏里一下子抽身出来,像辆高速行驶的车突然踩了刹车,她一时有点找不着北。
闲下来的日子多了,她常打趣:“我现在啊,可是你的‘专职饲养员’了!”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也藏着点摸索新角色的认真。
仔细想想,结婚二十七年,我俩的胃口和生活习惯,早就不知不觉“长”到一块儿去了。爱吃什么,不爱什么,甚至连吃饭的节奏,都越来越像。
每晚睡前,家里雷打不动的“仪式”来了——“明天中午想吃什么?” 她总这么问。有时候我捧着手机正看到入迷处,头也不抬就溜出一句:“随便,都行。”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她立马“炸毛”:“不许说‘随便’!” 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我赶紧赔笑:“你爱吃啥我就爱吃啥呗!” 想着总没错吧?
结果她更来气了:“不行!必须说个准的,不许打马虎眼!” 原来,我那句轻飘飘的“随便”,让她这“饲养员”没了目标,心里空落落的没着落。
得,任务必须明确!我只好老老实实点菜:“那……想吃玉米搅团了……”
目标清晰,行动力瞬间拉满!第二天,她麻利地上街买了新鲜的玉米面,回来又“刺啦刺啦”炒了一盆酸香开胃的浆水菜。厨房里热气腾腾,熟悉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中午时分,两碗金黄喷香的玉米搅团端上桌。我俩对坐着,哧溜哧溜,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额头都冒了细汗。抬头看看对方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都笑了。
吃着吃着,我忽然明白了点啥:这二十七年同一口锅里搅勺子,何止是胃口被“同化”了?连眉眼间的神情,说话的调调,甚至笑起来皱纹的走向,都在这日复一日的烟火三餐里,被岁月悄悄捏成了相似的模样。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夫妻相”吧?不是什么玄学,是实打实,一口一口吃出来、一天一天过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