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近2周,仔细观察了一下双减政策下老师的工作,实在是感叹一句:“老师,真的太难了。”真希望每位家长能体会老师的不容易,支持老师的工作,毕竟家校共育,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家长,2周观察下来,发现双减后老师的工作增加了以下几项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先说一下我家娃的情况:公立学校,新一年级;班上有45个孩子,配一名首导(即班主任)和副导负责班级日常管理,首导是数学老师,副导是语文老师;学校有厨房和食堂。
放学后有2节托管课,第一节是作业整理课,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校外作业,一年级没有校外作业,由老师指导课外阅读。第二节是兴趣爱好课,有体育运动项目,有各类舞蹈和乐器项目,孩子根据各自报的课程往不同教室上课。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加托管,有的家庭是全职妈妈在带孩子,所有一放学就把孩子接回家自己辅导作业。有的孩子只报了第一节托管课,因为兴趣爱好,他们还是选择到校外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
由于孩子在校的时间延长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特地增加了一顿下午点心,也是食堂自己烧的,不是外面配送的,有年糕汤,汤圆,面条等等。
以时间为节点,说一下老师新增的工作内容。
3点放学
2位导师兵分两路,一位带着孩子到食堂用点心,另一位带着不参加托管的孩子到校门口交给来接送的家长,然后马上去食堂管理孩子用餐,一位老师管理45个孩子用餐不容易。
4点,第一节托管课下课
2位导师兵分两路,一位导师提醒孩子报了哪些兴趣爱好班,指导他们往响应的教室;一位带着不参加托管的孩子到校门口把孩子交给来接送的家长,然后回到教室辅助另一位导师的工作。
5点,第二节兴趣爱好课下课
2位导师守在教室等待孩子回到教室,然后带领他们去校门口。
感觉这语文和数学老师一天就来回奔波于食堂和校门口之间了,作为家长我看着都替他们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