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作 者:[美]马歇尔.卢森堡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 S B N:978-7-5080-8615-6
版 次:2016年1月北京第1版 2016年5月北京第3次印刷
作者简介:
姓名:马歇尔.卢森堡
简介:生于1934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本书产生的背景: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分类:
本书属于一本提高孩子情商教育类别的书。
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要强调非暴力沟通?
2、非暴力沟通的前提、基础是什么?
3、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4、四个要素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本书的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让爱融入生活;
第二部分:区分观察与评价;
第三部分:体会和表达感受;
第四部分:全身心倾听;
第五部分:区分命令与请求帮助;
第六部分:真心的表示感激;
第七部分: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本书的重点内容及拆书:
1、非暴力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方式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它的方式虽然简明,但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2、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留意发生的事情;表达感受;说出感受;具体的请求;
3、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无论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如:“孩子,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
最难的是放下自己的情绪。只对观察结果进行表达,而不做任何评价。记得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提到,我们在我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换位思考,用心去体会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而不是急于表达我们的感受。孩子说的话无论我们喜不喜欢,都不要去先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仅陈述事实,用心去体会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只有这样,我们和孩子之间接下来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否则下面的沟通比不沟通还糟糕。
4、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如:“我太不高兴了”
5、说出感受: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如:“因为我看重清洁”
6、具体的请求: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为,来满足我们。
7、例子:“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太不高兴了,因为我看重清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这样的沟通,即尊重了孩子的感受,也尊重了自己的感受。注意我们一定要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只有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没有抵触,然后再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即不做控制型的家长,也不做溺爱型的家长,达到正面管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