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官场的年轻人,往往都有一番雄心抱负,特别是在帝制时代,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人,总是念念念不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一进入官场,就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东道西的。
如果遇到盛世明君,有这样的人才,当然是要好好的历练他一下,假以时日,没准还真培养出来一位天子的得意门生。
可惜贾雨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好不容易通过了科举考试,跻身于官场了,结果却因为不懂得韬光养晦,总是锋芒毕露,所以得罪了上司,被革职了,然后就赋闲在家。
很多年轻人遇到一点挫折的时候,总是喜欢寻死觅活的,仿佛痛不欲生的样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只能说你太嫩、太扛不住事了。
同时,也要恭喜你,因为我给你找了一位人生导师——贾雨村老师!
贾老师在年轻的时候,仕途上正想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就遇到了重大挫折,被上司参了一本、被革职了,这个时候的青年导师——贾老师是如何表现的呢?
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嬉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瞧瞧贾老师这境界……
一般人能比得上吗?肯定比不上!
——且慢,怎么有人说自己读《红楼梦》的时候,感觉作者对贾雨村的感情色彩是偏向于鄙薄其为人的啊?
贾宝玉就特别不喜欢贾雨村,直叱骂为“国贼禄蠹”!
王熙凤身边的大丫头平儿就曾这样愤恨的骂他,说贾老师是:
平儿恨得骂他:饿不死的野杂种,认识了不到十年,惹出了多少事!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贾雨村贾老师呢?官场楷模Or野杂种?
平儿在贾府里偌大的丫鬟群体之中,因为是王熙凤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丫头,所以深得王熙凤、贾琏二人的信任,凭着王熙凤在贾府里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比一般丫头更得宠,但是这个平儿却不像主子王熙凤那样喜欢拿权作势的,反而总是做好事,最是秉性平稳和善的人,也因此有着特别好的口碑。
可就算是国公府里这样的一个丫头,居然也敢于看不起出身寒门、却已经贵为现任地方大员的贾雨村!——竟然骂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
可见没有显赫的靠山,贾雨村要想被官场同僚接纳的话,该有多难!
那为什么连贾府里的一个丫头都敢于如此藐视贾雨村呢?
其实,一切都要从贾老师的出身说起,贾雨村一出场的时候,就是一个“穷儒”!
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明明是一个出身寒微,却一心努力上进的有为青年嘛!——只不过还没有时来运转、否极泰来。
而且在帝制时代的官场,很多受宠的人都是勋戚贵族、皇室宗亲的,再不济也是贾府里那样祖上曾经阔过的、至今还有爵位可以继承的世家大族。
所以,别说是一般没有根基、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那些青年官员们,不敢造次,只能时刻仰人鼻息。
像贾雨村这样的苦哈哈,即使是后来挤进了官场,最开始也肯定是不受宠的,所以吸取教训之后,只能去结交那些世家大族,依附于权贵之门,并最终成功做到了大权在握——“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要知道,在帝制时代,“大司马”这样的高官显爵,绝不是普通官员可以做得上去,那必须能够博得天子的信任和赏识,尤其是信任!
所以可想而知的是,这期间,贾老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
而这其中又有多少艰辛、酸楚,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呢?
特别是第一次进入官场之后,贾雨村很快就被革职,面上轻松,内心里一定在泣血吧?
——肯定会去面壁反思的!
对于一个根本只有满腔热情,对官场之中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却一窍不通的年青官员来说,报国之志越浓厚,只能是死得越快。
没有打进利益集团的小圈圈里,就想凭着自己的才华脱颖而出?
呵呵,只能说,贾老师,您想的太天真了!
所以,回到本文的开头,初入官场的贾老师遇到挫折了,赋闲在家了。
怎么办?贾老师可没空淌眼抹泪的!
“游览天下胜迹”,走你……
但是!如果你真的以为,贾老师是去“游览天下胜迹”的话,那我又要忍不住“呵呵……”,明明是去寻找靠山去了嘛!
后来的故事是什么?贾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贾老师——林黛玉的老师。
你要说这可能只是偶然,那我只能说你不懂得贾老师的苦心,没有听过“奇货可居”的故事了。
原本“奇货可居”说的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的故事,看来贾老师赋闲之后,没有少看书啊!
因为在科举时代,教一个肯定不可能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女学生,作为家庭教师的话,真的是没有一点盼头了——所教的女学生不参加科举考试,那作为教师的贾雨村哪里来的扬名立万的机会呢?
由此也可见,贾老师志不在此,所谓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谋得一个西宾的饭碗而已。更看重的自然是林如海跟贾府的关系,此间所花费的心血,特别是这种弯弯绕,岂是外人所能尽悉的?
贾府这样显赫的家族,你急赤白脸的去投靠他们,人会理你吗?当然不会!
所以跟贾府的至亲女婿林如海搭上关系,日后找机会求林如海写封推荐信,这关系不就搭上了吗?
此间略去***字——这可都是贾老师泣血椎心之后的幡然醒悟啊!
所谓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真事隐去、假语村言,读《红楼梦》是要读懂这些隐含在故事背后的故事的。
特别是作者在字里行间,貌似也在借着贾宝玉之口,无限的唾弃、鄙薄贾雨村,容易让一般读者也对贾雨村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是作者的话,是要读者仔细分辨的,因为到底哪些话是真话,哪些话是假话,可不得好好咂摸、品味一番,才能读懂吗?
反正是此后的贾老师在官场中,找到贾府这样的靠山之后,就如鱼得水、欢实得很啦!
先是一起复就被委以重任,“金陵应天府府尹”,妥妥的实缺。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金陵应天府府尹”,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也正因如此,方不负贾老师这么多年含垢忍辱、卧薪尝胆的啊!
此时此刻,贾老师应该不会忘记自己当年的诗句吧,“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官场就是这么个官场。
一个初入官场的年青官员,首要的任务,不是去急于锋芒毕露、四处树敌,而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看清楚这官场之中的规则、潜规则,找到真正的“护官符”。否则,别说是想把官位做得长远,就是性命都难保啊!
朋友,所谓的“仕途险恶、人心叵测”,这些都不是说说玩的啊,都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做代价换来的残酷教训呢。
也因此,笔者不揣简陋,在本文之中,一直以饱含同情的理解,来看待这位出身寒门却积极进取的贾雨村,而不带任何歧视性的有色眼镜,来贬低他、折损他——只因为贾老师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正因为来之不易——凭借着贾府、王家的势力,贾雨村才能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司马”这样的高位啊!
也因此,到后来贾府败落之时,贾雨村为了不至于让自己也受牵连、前功尽弃,只好及时止损,与贾府做个了断。只有这样,才能自保,而这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让贾雨村为贾府尽忠,也完全是不合情理的奢求。帝制时代,一切向天子看齐啊!失宠于天子的贾府,会遭到整个官场的唾弃,落井下石也是很寻常的事情。
当初投靠到贾府的门上时,贾府何尝不是想利用一下贾雨村,当做维护贾府利益的鹰犬,哪里有过什么“礼贤下士”、以国士待之呢?
总之是,在那场政治大地震之中,贾府彻底败落,而贾雨村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高升了,这就说明贾雨村真正的纯熟了,更加懂得了当时的官场生态,更加适应了,也更加娴熟了。
这样的官员才是天子所乐于看到和放心使用的!
至此,官场楷模贾雨村,才算是真正的站稳了脚跟。即使前路漫漫,相信他也能够应付裕余了。
——生存本不易,各人需努力。不管贵与贱,都要争口气。
贾雨村的故事说完了,欢迎身在职场的您,来跟我交流,拍砖或打赏,看官,您随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