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


冯盾

邳州的人吃煎饼。

玉米、小麦、芋干等在石磨上磨成糊,在鏊子上用竹坯摊成薄薄的圆饼,熟了揭开就成了煎饼。

吃着煎饼长大,自有对它的一些记忆。

民以食为天,吃一顿煎饼着实不易。想一想,光那过程的艰辛就让人后怕。

摊煎饼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要把粮食磨成糊,这个过程叫做“推磨”。而这是要大费时光的。一般摊一百来张煎饼就要在磨道上转2、3个小时的圈圈。而被打断好梦的折磨却是最难忍受的。往往在睡意朦胧中,忽然听到母亲熟悉的一声呼喊“**,起来推磨了!”这简直就是童年记忆中最为刺耳的音乐,让人惊惧,令人懊丧。这时唯一延缓的方法就是不吭声,假装没听见,赖床不起。直到喊过三巡,听见母亲的呼喊声骤然变为叫骂声,且急促的的脚步声渐渐逼近的时候,才突然从被窝里坐起,嘴里嘟哝着“起来了”,这时眼睛却并不睁开。

接着迷迷糊糊上了磨道,开始推磨,其实就是抱着磨棍转圈圈,眼睛依然是不睁开的。突然一个踉跄,磨棍掉了,立即召来一顿臭骂。这才定定神,开始数圈数,几十圈为一组,到数了再来一组,直到推磨完毕。

推完了磨,解放。母亲的工作才刚开始。把糊子刮在盆里,坐在鏊窝边,开始摊煎饼。这一摊就是大半天。摊煎饼是个技术活,鏊子下的火要不软不硬,鏊子上的糊要又薄又匀,揭煎饼的时间要不早不晚,这样摊出来的煎饼才细、薄、脆,才爽口。不过,这爽口是相对而言,那时煎饼的原料大多为山芋(红薯)干,酸涩、苦燥,口感极差。如果再摊得厚一点,那就真的难以下咽了。而煎饼里卷着的东东也无非就是大葱、咸菜、盐豆子之类农家的“常备重菜”。

那时,推磨、吃煎饼是维持生活的必需,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延续着。

然而,这鏊窝里也还有我的期待的。通常情况下,刚开始摊煎饼的时候,因为鏊子表面受热不均,开始的几张煎饼是不好揭下来的,要在鏊子上放些油,打上一个鸡蛋,再放上面糊,这样摊上一个煎饼后,下面的煎饼才好揭。帮母亲抱来足够的柴禾,我就静静地站立在鏊窝旁,看着母亲生火,擦鏊子,调糊子,倒油,打鸡蛋……

口水早就不由自主流到了腮边。

偶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的惊喜。那时叔叔经常会用弹弓打下只麻雀、斑鸠之类,放在鏊窝里烤,事先不告诉任何人,只有母亲知道。待到香味传出,我们几个便一起涌过来,母亲嘴里一边骂着说“什么事都瞒不过几个催命鬼”,一边麻利地剥去皮毛,将小雀撕成几片,用煎饼包着,分给我们。当然有一份是要留给叔叔的。

鏊窝里还会有些乌麦(玉米、小麦生病后的畸形产物)、花生一类,不过不常有,得看季节和时令。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推磨早已成为了儿时的记忆。邳州人仍然喜欢吃煎饼。机器做的煎饼有多种口味可选,农村人也早已不再烙煎饼。

母亲现在住到了城里,我们吃的煎饼都是从附近的菜市买回,母亲却总是唠叨,说这煎饼哪有我们那时候的劲道。

久客他乡,几乎被异化,偶尔回家吃一次煎饼都累得太阳穴生疼。儿时用稚嫩的牙齿咬下坚硬的煎饼情形已不堪想象。

有时想,人生就像摊煎饼。就像推磨时,难熬得不得不数圈圈;也如推完磨,那全然豁然的放松;自然,还有那鏊窝里暖暖的期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山东煎饼 山东煎饼源于泰山,非常薄,以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蔬菜肉类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
    龚诚安阅读 3,940评论 1 2
  • 无论你身在何处,离你生你养你的故乡有多遥远,总有一种东西是你忘不了的,它可能从你出生时就围绕着你,以后便一直在你身...
    剑飞先森阅读 4,210评论 10 5
  • 文/蒙山樵夫 从小就是吃着娘烙的煎饼长大的,对养活自己的煎饼我一直怀有...
    蒙山樵夫下山来阅读 5,151评论 7 12
  • 北京时间2月27日,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爱乐之城》14项提名6项获奖,成当晚最大赢家...
    霜寒烈日阅读 4,241评论 0 4
  • 长大后我才知道 你不是北京 我也不是西雅图 没有你娶我的那天 我们也没有未来 但 我爱你 就算知道我们没有结局 我也爱你
    小叛逆z阅读 1,371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