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当代女性文化正走向颓败。这种颓败与女性主体的放逐、精神含量短缺、生存理想粗陋有关,与女性欲望和女性价值的物化有关——表面上看,女性已被推至社会消费的中心位置上,市场和物质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为女人设计和准备的。这一点,只需瞥一眼商场情形即可证实,有几个男人独自溜达?哪个不是被太太、女友、情人拉来结账的?(那么,男人的消费重点又投向了哪里呢?如果不撒谎的话,须承认:除了女人,这个时代似乎没有为男性提供更多的消费客体。看看男人的消遣之地,哪儿不是群芳争妍、花枝乱颤?似乎没有女人在场,男人的消费欲望和激情即荡然无存)可当代女性消费又几乎全是物质型、感官型的:内衣、香水、时装、减肥、护肤、瘦身、丰乳、选美……“女为悦己者容”,取悦的方式和内容又是什么呢?她们争取到的价值展示空间委实小得可怜:也就T台和卧室那么大。
可悲的是,除却女性自身消费形态的物化外,男人对女性的消费也呈一种物化走势。表面上女性被重视、受呵护,可细打量则不对劲,因为被重视的“地点”不对——只剩下肉体部位,却没有精神部位。如果说,传统的性消费基本上还算身心并赴、全方位的话,那如今就只剩下“身”而没有“心”了(身代表的只是物性)。男性世界对女性的设计和要求,已简陋到了一种挑肥拣瘦、论斤称两(身高、体重、三围)的蔬菜档次、畜牧业水平。
在男性不断膨胀的生理欲望和感官趣味下,女性的主体尊严和精神价值已萎缩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奇怪的是,在这份由男性起草的不合理的消费意向书上,多数女性是签了字的,甚至高高兴兴签的。非但不质疑、不反抗,反而为能否让男人满意或更满意而忧心忡忡。
注:以上文字均摘自王开岭《当年的体温》之散文辑“女人,喜欢你的作品吗”。
原因如下:
1.对王开岭一直很崇拜。但绝不盲从。
2.这篇文章让我像当初看了鲁迅的《阿Q正传》一样,会反观自身。戳到痛点。
3.偏偏我又觉得这篇文章的这一部分观点极正确。注意,他想否定的不是以下观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物质富有了,当然得开辟新的富有领域”“美丽也是一种能力”“越美丽越健康”。
4.注意他说的是女性文化,不等同于女性。但女性无疑是女性文化的主体。
5.我提不出更高深的观点支持他,反正,我就是喜欢这些话。
6.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林徽因。
7.欢迎你也加入吐槽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