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游泳,不再是童年的感觉
昨天下午,从农田归来一身臭汗的我刚刚进家门,堂哥打电话问我可去洗澡?蓦然间一愣后傻傻的问了一句:“我不去浴池在家就洗了。”
哥笑说:“走,我带你去一处好水,下河洗澡!”
下河洗澡?多么熟悉的陌生感,久远的无从想起,仿佛又只在昨天。只要给记忆的闸门一个缺口,流泻出来的都是满满的画面感:村外,小河,一群孩子,仰泳,狗刨,踩水,摇水鸭,老虎下山,烈日下泛着白光的马路,妈妈高一声低一声的呼唤,如泥鳅般呲溜爬上岸的泡的眼睛充血嘴唇发紫皮肤黝黑的熊孩子……
更主要的是多少年没有在野外的小河里畅快的戏水了?不仅仅是因为年龄的长大,不知道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物质生活提升了,水面河床却污染严重了,农药等滥用致使水生物迅速减少,但政府却无视着“野花生”肆意蔓延,一年又一年把河床填满,堵塞水道。有时想找一方净水洗澡都成了奢望。
而今,哥要带我去一处好水之地,要去,必去,也许童年那熟悉的感觉还没走远!于是急忙把手中的东西丢在门口就跨上摩托奔向大门口找堂哥会合。
夕阳西下,热浪稍退,摩托车在田间地头驰过,久不下雨的地面泛起了一袭灰尘飘荡开去,终又贴在无精打采的玉米叶子上。车快带动热风拂过汗渍的皮肤,让我对水塘更加热切的希望了。
哥哥指路,七扭八拐终于到了一个离村庄有一里多地的四面环田的池塘边。我听说过这个池塘的来历,是当年本地一个烧窑的挖出来的大塘,四四方方,面积约十几亩地,后来窑厂倒闭,窑头又把这个大塘土卖给了另外一个工头,他们动用了先进的机械,把土挖到了泄沙层,池塘四面刀劈斧剁唯有西北角有三四米宽的平缓地带以供当时车辆上下。据来洗过几次澡的堂哥说,这塘净水位深度约有六米!
站在岸边,看水波如镜倒映蓝天白云聚拢四面绿色,偶有鱼儿跃出水面,搅碎一池锦绣。塘水悠悠静水流深,水草却无清爽干净,直视几米不可见底。
堂哥站在陡峭的岸边,脱去多余的衣服,纵身一跃没入水底,约两米的落差只是划过一道白痕,过了一会儿,在十几米之外终于冒出了脑袋,水纹一波一波的荡漾开去,形成了一个个不规则的圆。我也急不可待的跳了进去,水温不热不冷,浸人心脾,消暑生津,凝神静气,万象空灵。
四方的池塘,对角线约有一百二十米左右,我们不约而同的向更远处漫溯。可是一身赘肉让我不再像儿时那般的灵活,但是浸到骨子里的游泳的技艺依旧存在,于是一会摆臂划泳,双臂交错上前,两腿用力猛蹬,溅起的浪花似与我嬉戏;一会踩水,直上直下,悬浮水中,呷一口清水,仰头喷一弯彩虹;累了就伸展四肢,摆成大字漂浮在水面上,优哉游哉似枕水而眠。
终到对角线的最远处,可是河床的陡峭要是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河水轻吻的河床,直上直下,河水深不见底,脚下没有一点可以借力的地方,在河边艰难的游走了十几米,依旧没有找到哪怕一点点可以站立的地方,如果想要休息一下,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扣住河岸凸起的地方,双臂用力,双腿悬空在水里。
这和儿时的下河洗澡差别太大。那个时候不会凫水的我们跟着大部队下河,就是趴在岸边的浅滩上,手扶着河床扑腾着就学会了游泳。那时候多是人工河,河边往里是逐渐变深的,所以刚刚学游泳的孩子只要不往里走就不会有溺水的危险,并且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么深这么陡的河,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如果不会水或者水性不好的人坠入其中,不能得到及时施救的话是必死无疑!
想想现在的孩子都是旱鸭子,再看看这种随处可见的机械完成的沟塘,我的内心不禁一阵紧张和惧怕……
我们又游了回来,站在那只有三米来宽的车路上揉搓汗渍,河里的小鱼时不时挠痒痒般的这儿啄一口那里蹭一下。眼睛扫过水面,脑海里在现实和童年的记忆里不时地切换着场景,洗澡还是那个惬意的滋味,技术还是那时的功底,但是水面环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陡峭和凶险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每一个机械挖凿而成的看似平静的水面,都如同一个饥饿的张大的嘴巴,一旦有水性不好的孩子坠入其间,结果必定是被吞噬的命运!所以,在你的孩子还没有炼成可以足够应对这种凶险的本领的时候,请看好你的孩子!
当然,对我来说,如果假期里我能和孩子有足够的待在一起的时间,我会经过勘查和周密计划,尽可能让孩子学会游泳,至少练到扔到水里漂在水面不会下沉的地步。也许这才是应对溺水所必须的一项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