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阳光正好,在看《彼得林奇》,一周没说投资了,今天挤一点出来。
之前自己的很多概念存在着很大的错误,需要修正。读书的时候,自己把彼得林奇当成朋友,对投资的不同理解了,在跨越了时间和地点以后,会有不一样认知,即使彼得林奇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市场也在不断变化,很多数字的指标放到现在也许不太适应。但是道理依然没有变,其中的投资本质依然可以让我们在股市中获得人生的自由。
对于彼得林奇,一次聊天是不够的,需要不断的加深对智者的学习。
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大师和我们肯定不同,但是也有一样的地方,我就从一样和不一样两个方面来展开对其不同的认识。
先说一样的地方,彼得林奇和普通人一样,不是先知,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同样也会错失牛股,也一样会有投资失误的时候,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除了需要运气以外,同样需要的是成长和学习。应该说彼得林奇和我们其实拥有的相同的资源,并没有比我们多多少。
对于十倍股的把握,同样需要长期的持有,我相信我们内心在市场中有过的贪婪和恐惧,先生也一样会有。那么现实是如何战胜贪婪和恐惧的,并把其当成操作的指标呢?在我的观察中,股神们肯定有非常理智,在市场中太过情绪化,会带来不可想象的一面。
来说说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都是从一样开始的。
同样要和机构博弈,彼得林奇可以看到机构的短板,我们的竞争者是个巨无霸,做为巨无霸就一定有其看不到的,和不方便触摸到的地方,那可能就是给我们存在的机会。
同样在股票上涨和下跌的时候,有买入和卖出的预约,先生把所有的股票进行了分类。并且严格制定了买入和卖出的条件。这需要对公司进行认知的调研,和对年报的认真解读,先生自己也说是偏重文科,投资更像是艺术,那么对投资股票更看重的k线以外,公司的质地,和自己不断的思考,对公司的认真解读。面对同样的市场信息,同样要辨析真假,要见微而知全局。
这就需要自己做出分析,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很多在别人眼中的危机,其实就是真正的机会,先生从公司的存货,和现金流等方面,进行细微的解析。
先生是细心的,和我们生活在一样的世界,认真观察着生活。想想先生拥有着生活的放大镜,很多信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获取,但是我们没有认真的体会。想起了,稻田和夫,干法的描述,首先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事业,然后全身心的投入,那么就会去认真观察,不放过身边的细节。也许有时我们真的可以去问问上天。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还不够投入,只有专注以后,才能看到其本质。
当把几年的年表放在一起认真解读的时候,一定会感知到,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当把公司信息放在一起同样也可以寻觅到其中的机会。
很多时候自己做的不好,只是投入的不够,我的注意力没有真正放在其中。